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切除术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49(98.00%),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患者住院时间为6.40±1.14天,功能评分为8.43±1.32,生理状态评分为8.35±1.30,情感状况评分为8.33±1.31,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为8.36±1.3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在乳腺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保障患者的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采用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5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组,采用标准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9例,采用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患者视力提升情况,明确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术后降低更加明显,视力提升更多,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自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对6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进行认真的选取,并且将本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护理满意度;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知晓率、手术依从性、痊愈出院时间;手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良性肿瘤疾病知晓率、手术依从性、痊愈出院时间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疼痛2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疼痛4例,出血2例,神经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入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掌握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加速康复外科。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的指标分别为(32.45±2.15)(31.15±1.05)(4.59±0.25)(10.54±1.74),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的指标分别为(21.59±2.14)(24.85±2.16)(3.68±0.14)(8.16±1.22)。对比两组患者数据,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和8%。对比两组患者数据,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患者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手术指标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确认垂体瘤切除术中三叉神经-心反射(trigemino-cardiac reflex, TCR)的预测因素及TCR对术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择期行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资料,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基线信息(心率、MAP、ECG)、手术和麻醉信息、肿瘤特征(肿瘤大小、侵袭性、病理类型)、心肌酶结果、术前或术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等变量。依照TCR标准筛选病例组患者,即在垂体瘤切除术中,刺激任何三叉神经分支时突然出现的相对心动过缓(心率减慢幅度超过基线值20%)。对照组为术中未发生TCR的垂体瘤手术患者,依据相同年龄和性别、相近的手术日期,以1∶3比例进行病例组对照组匹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苏醒期心律失常、高血压或低血压的发生率,术后垂体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住院时长,ICU停留时长,住院费用。两组之间进行差异性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TC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筛选后符合TCR定义标准的患者为22例(0.62%),病例组较对照组肿瘤直径大[(28.6±10.9)mm比(20.5±9.0)mm,P=0.001]、侵袭性肿瘤占比多(86.4%比56.1%,P=0.011)、手术时间长[180(121.5,223.8)min比107(69.5,184.3)min,P=0.008]、肿瘤全切除比例低(45.5%比72.7%,P=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侵袭性肿瘤是垂体瘤手术TC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 OR)=5.85,95%CI 1.35~25.23,P=0.018]。病例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麻醉苏醒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6%比0,P=0.014;40.9%比16.7%,P=0.049)。病例组ICU停留时长多于对照组[2.0(1.25,2.00)d比0(0,0),P=0.014],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44 100元比32 200元,P=0.016)。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肿瘤是垂体瘤切除手术TC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围手术期干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漯河市中心医院推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围手术期干预时间(2018年7月)为节点,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行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同类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围手术期干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康复指标、术后24 h疼痛程度[改良McGill疼痛问卷(SF-MPQ-2)]及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的心理状态[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健康素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生活质量[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SF-MPQ-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GAD-7、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及同组干预前,HPLP-Ⅱ评分、健康素养、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同组干预前(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围手术期干预能够促进行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健康素养及行为,提升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试验对象均选自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在医院进行医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接纳一般肠内营养基本护理)和观察组(接纳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指导的护理),每一组25例患者。统计实验数据,观察两组肠内营养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为(81.7±6.3)h,首次排便时间为(118.6±8.2)h,住院时间为(23.6±2.7)d;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为(51.5±5.4)h,首次排便时间为(86.7±6.1)h,住院时间为(15.5±1.4)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相关的实践数据表明,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流程,降低并发症问题的产生概率,加速患者的修复速度,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围术期规范护理的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选定我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研究时段:2024年1月-2024年7月,运用抽签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5例病例纳入对照组,剩余35例纳入研究组,分别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和围术期规范护理,统计纳入不同组别的生活质量。结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后组间及组内数据无较大变化(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P<0.05)。结论:通过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围术期规范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简介: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滤过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6-04—2017-03间治疗的86例(86只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均43例(43只眼)。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治疗,观察组联合实施羊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前、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成与手术实施情况。结果术前2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手术失败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与羊膜移植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青光眼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