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情况。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实施骨科手术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组(各80例),全身麻醉组实施全麻开展手术,硬膜外麻醉组则实施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手术之后患者短期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实施麻醉之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发生波动,即评分均有限下降后又恢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两组患者在麻醉之后的24小时开始,全身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27.4±0.9)低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28.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6h、1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为20例、23例,硬膜外麻醉组患者6h、12h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为11例、9例。全身麻醉组患者发生功能认知障碍的比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当中,患者接受全麻的短期认知功能受到的影响明显超过实施硬膜外麻醉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硬膜外镇痛时间对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时间段内进至本院接受硬膜外镇痛分娩且中转剖宫产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基于不同剖宫产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脊髓麻醉两组,比对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基于约登最大指数确定硬膜外镇痛时间临界最佳值为9.53h,且以该数值为依据分为长程组和短程组,前者接受脊髓麻醉的风险低于后者,约为后者的2.816倍(P<0.05);长程组和短程组孕产妇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镇痛时间的延长会使硬膜外麻醉的失败风险增高,当硬膜外镇痛时间在9.53h以上的中转剖宫产孕妇,行脊髓麻醉的几率更高。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新能源微电网的电气设计,着重关注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通过详细探讨微电网系统的电气组件和设计参数,提出了优化方案以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风险,并应对潜在的安全挑战。研究结果为新能源微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态度、满意度和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态度、满意度以及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三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研究患者的治疗态度、满意度以及依从性得分分别为(66.58±11.34)、(51.17±16.98)、(40.12±7.16),且普遍存在治疗态度不良、满意度不高以及依从性差问题。治疗态度与满意度具有负相关(r=-0.648,P<0.05);与依从性同样呈负相关(r=-0.419,p<0.05);治疗满意度与依从性呈正相关(r=0.207,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态度会影响其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采取措施帮助患者端正治疗态度,从而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真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和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下降,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焦虑评分为(34.02±5.26)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9.00±9.19)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提升护理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中医辨证施治的干预方法加以治疗之后,是否能够更好地改善其现有的疾病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群体之中,抽取70例加以对比对照,将其随机分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干预方法和措施方面的不同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使用抗敏、抗组胺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进一步加用中医辨证施治内外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分别治疗之后的中医证侯积分、一年内鼻炎发作次数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临床干预治疗之后的效果及干预等方面的综合情况。结果 在分别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之后的效果对比发现了一个鲜明差异,体现在于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侯积分明显更低而一年内鼻炎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呈现出了明显的干预效果差异之处。结论 临床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疾病治疗及干预的过程中,选择中医辨证施治的针对性干预之后,患者疾病情况发生了显著地转归,其疾病问题明显改善,症状证候改善更加突出,而且有助于降低发作的次数,提升临床干预治疗的总有效性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羊水细胞中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构成情况。方法回顾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的12 16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确诊为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等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在12 164例孕妇中,检出387例(3.2%)胎儿性染色体异常,包括35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和36例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2)以无创产前检测性染色体高风险为指征的性染色体异常占比最高(74.2%,287/387),之后依次为其他超声异常(8.5%,33/387)、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7.0%,27/387)、高龄(4.7%,18/387)、不良孕产史(3.3%,13/387)和颈项透明层增厚或颈部淋巴水囊瘤(2.3%,9/387)。(3)35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257例,73.2%)、嵌合体(66例,18.8%)和结构异常(28例,8.0%)。染色体数目异常以47,XXY[46.7%(120/257)]最多,嵌合体以45,X/46,XX[48.5%(32/66)]最多,结构异常以X染色体缺失[39.3%(11/28)]最多。36例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中,15例(41.7%)为致病性,7例(19.4%)为良性,14例(38.9%)临床意义未明。15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的片段大小[M(min~max)]为1.68 Mb(0.37~9.20 Mb),其中14例为X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9例微缺失中的7例为Xp22.31区域缺失。结论羊水性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另有部分为嵌合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是一组近来才被认识的少见的可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大致类似,与成人GFAP-A患者相比,儿童患者脑干受累、自主功能障碍及共患NMDAR脑炎的比例稍多,而成人患者伴发恶性肿瘤、复发病例比儿童更为多见。脑脊液GFAP-IgG阳性是诊断本病的生物学标志。GFAP-A的治疗方法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