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1例摇晃婴儿综合征患儿,女,3月龄,呕吐3 d,抽搐半天。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额顶枕叶、基底节区及胼胝体压部多发脑损伤灶;双侧额顶部及颅后窝硬膜下血肿;双侧视网膜下出血,后经眼底镜检查证实。追问病史,家属诉患儿近期怀抱患儿时存在过度摇晃情况,临床诊断摇晃婴儿综合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人类疱疹病毒4型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三科收治的30例EBV-HLH患儿,男15例,女15例,年龄(3.5±2.6)岁,年龄范围为8个月29 d~11岁1个月。根据早期预后(发病30 d结局)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存活组患儿23例,病死组患儿7例。收集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血浆人类疱疹病毒4型脱氧核糖核酸定量(EBV-DNA)水平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浆膜腔积液、支气管肺炎发生率。选取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EBV-HLH患儿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取其最佳截断值。结果对病死组和存活组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最高体温、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EBV-DNA水平,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浆膜腔积液、支气管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计数[(0.61±0.34)×109/L]、白蛋白[30.4(26.2,34.2)g/L]、纤维蛋白原[(1.26±0.56)g/L]水平高于病死组[(0.31±0.26)×109/L、24.0(22.1,27.0)g/L、(0.68±0.37)g/L],ALT[171(105,312)g/L]、AST[351(199,758)U/L]、LDH[1 929(1 081,2 868)U/L]水平低于病死组[559(318,894)g/L、2 319(1 268,3 556)U/L、10 750(3 500,13 17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2个,分别是AST水平[OR=1.001,95%CI(1.001~1.002)]、中性粒细胞计数[OR=0.001,95%CI(0~0.501)]。采用ROC曲线对AS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最佳截断值测定。结果显示,AST水平的曲线下面积是0.919(95%CI为0.814~1.000),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是0.773(95%CI为0.585~0.961)。AS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截断值分别为1 224.500 U/L、0.285×109/L时,约登指数最大,其灵敏度分别为85.7%、87.0%,特异度分别为91.3%、57.1%。结论EBV-HLH早期病死率高,AST≥1 224.5 U/L、中性粒细胞计数≤0.285×109/L提示早期预后不佳。在疾病早期识别出可能预后不佳的患儿,从而开展个体化的分层治疗,对EBV-HLH患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病情进展快、致死率较高的特点。现报道1例AIDS并发HPS,同时伴发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病、淋巴瘤的患者,以及其诊疗经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室的OSAS患者221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110例,向心性重构(CR)组56例,向心性肥厚(CH)组32例和离心性肥厚(EH)组23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厚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等,计算LVMI、RWT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比较四组间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2)、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氧减指数(OD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EAT厚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EAT厚度与上述参数及左室几何构型的关系。结果①EAT厚度在CH组[(0.50±0.09)cm]和EH组[(0.46±0.07)cm]较NG组[(0.33±0.11)cm]和CR组[(0.36±0.15)cm]明显增厚(均P<0.05)。各组间年龄、SBP、DBP、AHI、ODI、T90、LVMI、RWT和E/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与年龄、SBP、DBP、AHI、TG、TC和LVMI、RWT、左室几何构型呈正相关,与Mean-SaO2和Lowest-SaO2呈负相关。③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与AHI、TG、TC和左室几何构型独立相关。结论EAT厚度与异常左室几何构型独立相关,提示EAT可能参与了左室的结构重塑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前期(PH)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 C)与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S且为PH的患者408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Cys C浓度测定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几何构型分类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297例、向心性重构(CR)组49例、离心性肥厚(EH)组33例和向心性肥厚(CH)组29例。比较4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睡眠参数、血生化参数、Cys C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分析血清Cys C与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Cys C浓度从NG组、CR组、EH组到CH组依次增高,以CH组增高最为明显(P<0.05)。此外,各组间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OSAS严重程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与CR(β=0.721,OR=2.057,P=0.047)、EH(β=0.961,OR=2.614,P=0.017)和CH(β=1.180,OR=3.254,P=0.010)均独立相关。结论OSAS合并PH患者血清Cys C与左室几何构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血清Cys C可能参与了左室几何构型改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