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性休克患儿初始抗感染药物使用、病原覆盖性和近5年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PICU 2017至2021年收治的257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一般情况、致病病原、初始抗感染药物使用、病原覆盖及近5年变化趋势。据初始抗感染病原覆盖性分为覆盖充分和不充分2组,据脓毒性休克发病时间分为社区获得性和院内获得性2组,据是否合并基础病分为有基础疾病、无基础疾病2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比较组间病原学、治疗及住院病死率差异。结果257例患儿中男162例、女95例,年龄36(12,117)月龄。病原阳性率64.6%(166/257),住院病死率27.6%(71/257)。共检出阳性病原样本208份,细菌最多(57.7%,120/208),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5.8%,67/120);病毒次之(26.0%,54/208)。99.2%(255/257)的患儿初始抗感染使用了抗菌药物,47.1%(121/257)使用了碳青霉烯+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合并基础疾病和院内获得性脓毒性休克患儿3种及以上抗细菌药物联用比例分别高于无基础疾病和社区获得性休克组患儿[27.4%(49/179)比14.1%(11/78),29.4%(52/177)比10.0%(8/80),χ2=5.35、11.56,均P<0.05]。近5年初始抗感染药物使用(碳青霉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由52.5%(21/40)降至41.3%(19/46)、病原覆盖充分比例由40.0%(16/40)提高至58.7 %(27/46)。结论PICU脓毒性休克患儿初始抗感染抗细菌药物使用比例高,院内获得性和存在基础疾病患儿使用种类多。近年抗细菌药物联用有减少趋势,但病原覆盖充分性提高,选药更趋合理和精准。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氯气中毒危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探讨有效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8月一起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事件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6例危重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随访结果(截至出院后1年6个月)。结果6例危重患儿中男4例、女2例,年龄4~12岁。事发时均处于距氯气源5 m以内,均以严重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中毒后3.5~7.0 h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最严重的1例患儿距氯气源最近(仅1.5 m),撤离时间最长(约5 min),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缺氧并出现严重休克,于中毒后10 h开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6例患儿全部存活。随访6例患儿生长发育均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除1例因既往有可疑哮喘存在小气道阻力增高外,余5例未见异常;肺部CT、脑电图、颅脑磁共振成像均未见异常。结论重度氯气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常在中毒后数小时内需机械通气。常规机械通气无效时ECMO治疗可挽救生命,救治及时预后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FVC、FEV1、PEF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的时候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肺功能,帮助快速康复,临床价值可观。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SBAR交班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交班模式,对比两组交班质量。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交班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百日咳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到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百日咳患儿,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分析对照两组患儿在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各项数据。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咳嗽导致呕吐时间、面色青紫时间、闻及肺啰音时间、鸡鸣样回声时间,痉挛样咳嗽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百日咳患儿临床治疗护理中行循证护理有利于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同时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对骨折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 ,使患者及早减轻病痛 ,恢复健康 ,预防残疾 ,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 52例骨折患者进行院内康复指导护理 ,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骨折的患者锻炼。结果 :病人平均住院 30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制定周密、有效的康复计划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计划实施情况 ,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并进行适量的健康教育是促使患者康复、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的区域,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护理人员容易出现职业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探讨ICU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及缓解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减轻工作压力。2. 合理排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3. 加强沟通与支持: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4. 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让护理人员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5. 注重自我调适:鼓励护理人员学会自我调适,如进行放松训练、培养兴趣爱好等,以缓解工作压力。结果:本研究通过对ICU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压力调查和评估,了解了他们面临的主要压力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缓解措施,并进行了实施。实施结果显示,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护理人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压力缓解。结论:ICU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压力来源并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医院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ICU护理人员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更年期保健在社区的开展,探讨工作开展的意义。方法对156例具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相关症状的妇女,根据症状的不同,以健康教育、体检、心理疏导、中医及激素替代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更年期保健的开展,观察期限一年。结果156例妇女在一年内更年期相关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78例已经平稳渡过了更年期(8例已成功取出节育环);55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疗效显著;23例行激素替代治疗,无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社区开展更年期保健因为工作方式多样化,医患联系紧密等优点,不仅使更年期妇女充分认识疾病,降低心理负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为广大妇女安全平稳渡过更年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及时得到心理疏导及用药监督指导,保证了用药安全及疗效,而且方便妇女,减少到大医院就诊的多个环节,节约医疗资源,缓减了大医院的工作压力,所以更年期保健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可能潜在的危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着一些列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对本院掌握的145例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实例进行观察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145例ICU脑出血患者中,有35例肺部有并发感染,占总体的24.12%。通过对患者的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并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烟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以及使用呼吸机长达7天以上。除此之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也是肺部患者的重症人群。结论通过上述工作的探究,可以发现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几率非常高,尤其是在特殊人群当中。所以医院在对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在可见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