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和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肝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LFR)受损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肝脏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最终入组173例患者,其中男性135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8.6岁。将患者分为LFR明显受损组(n=11,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即ICG R15≥20%)和对照组(n=162,ICG R15<20%)。比较两组VTQ、FIB-4、血小板计数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FR明显受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LFR明显受损的效能。结果LFR明显受损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VTQ和FIB-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FIB-4(OR=2.112,95%CI:1.342~3.325)和VTQ(OR=4.382,95%CI:1.380~13.918)是LFR明显受损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FIB-4、VTQ诊断肝脏外科手术患者LFR明显受损的最佳界值分别为0.098(灵敏度72.8%、特异度90.1%、准确度89.0%)、0.990(灵敏度90.9%、特异度79.0%、准确度79.8%)和1.8 m/s(灵敏度81.8%、特异度77.8%、准确度78.0%)。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LFR明显受损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FIB-4和VTQ。结论基于VTQ和FIB-4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肝脏外科手术患者LFR明显受损的效能良好,VTQ可进一步帮助临床医生术前评估LFR。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期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镜探查、取石+内镜引导下鼻胆管置入术(三镜联合手术)与分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LC(两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同一治疗组完成的8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三镜组(n=42)和两镜组(n=41),三镜组中患者均行同期三镜联合手术(同期LC+胆道镜探查、取石+内镜引导下鼻胆管置入术),两镜组中患者均行ERCP后择期行LC,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一次清除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后结石复发率、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术后胆瘘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术后胆管狭窄发生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三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一次清除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167.98±47.37) min、50(50, 100) mL、100%(42/42)、(2.10±0.76) d、3(3, 4) d,两镜组分别为(143.80±34.47) min、50(50, 50) mL、85.4%(35/41)、(1.53±0.99) d、2(1, 3) d,两组相比,三镜组均高于两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三镜组住院总费用、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后结石复发率分别为(3.46±0.77) 万元、0(0/42)、2.38%(1/42),两镜组分别为(4.22±1.50) 万元、9.8%(4/41)、19.5%(8/41),两组相比,三镜组均低于两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胆管炎及胆瘘。两组的总住院时间、术后胆管狭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同期三镜联合手术与ERCP后择期LC均安全有效,且各具优势。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治疗团队的技术优势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