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主题框架法分析2014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过程中收集的28所院校专项评估总结报告和15位专家函评报告意见。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院校53.6%(15/28)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优质人才缺乏,14.3%(4/28)的培养院校和4位专家认为护理专业学位各专科领域的培养目标仍然不明确,21.4%(6/28)的培养院校和5位专家认为临床实践基地类型无法满足专业学位实践要求,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培养环节的设置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满足临床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仍然存在东西部区域人才供需错位,临床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及经费投入等资源未有效整合和培养环节薄弱等问题。未来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支持和培养体系建设,以培养高层次实践型护理人才。

  • 标签: 护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招生 培养
  • 简介:摘要在国家强调提高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质量的大环境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过程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为例,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及时更新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流程、提供多维度管理支持、加强现场督查等改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建议,希望为相关院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过程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全过程管理 实践 改革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揭示和推动了肠道微生态疗法的发展,其中益生菌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干预手段。疾病相关关键菌株的发现为下一代益生菌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目前下一代益生菌主要应用方向为代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和肿瘤等,其安全性、定殖能力与厌氧特性是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其益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实现临床转化。

  • 标签: 下一代益生菌 阿克曼菌 柔嫩梭菌 罗斯氏菌 拟杆菌
  • 简介:摘要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个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出现新的适应症。本文就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不良反应、合成路线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综述。

  • 标签: 作用机制 合成路线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肠道神经系统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针对肠神经元的自身抗体可导致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异常,可能是一些肠道动力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本文主要针对抗Hu抗体、抗钾离子通道抗体、钙离子通道抗体和抗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与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抗肠神经元抗体 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反流性食管炎(RE)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负相关,但结论及相关机制尚存争议。本研究拟基于自然人群探讨RE与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山东省临朐县、河南省滑县采取整体抽样法连续纳入3 940名40~69岁常住居民,所有受试者行胃镜检查,留取胃黏膜活检标本行病理诊断及Warthin-Starry(WS)染色明确H. pylori感染状态,部分受试者留取静脉血行H. pylori免疫球蛋白G(H. pylori-IgG)检测,并收集人口社会学资料。采用χ²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RE与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359例RE,除外RE及其他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的3 382名设为对照组,χ²检验示RE组WS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但H. pylori-IgG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RE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及黏膜活动性炎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示RE的发生与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呈负相关[OR=0.754(95%CI 0.600~0.949),P=0.016],与男性[OR=4.231(95%CI 3.263~5.486),P<0.001]、年龄≥60岁、BMI≥24 kg/m2[OR=1.540(95%CI 1.220~1.945),P<0.001]呈正相关,年龄≥60岁者相对于40~49岁者、50~59岁者发生RE的OR=1.566(95%CI 1.144~2.143)(P=0.005)、OR=1.405(95%CI 1.093~1.805)(P=0.008)。结论RE与H. pylori现症感染关系更密切,多因素分析示RE与H. 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呈负相关,与男性、超重及年龄 ≥60岁呈正相关。

  • 标签: 食管炎 螺杆菌,幽门 自然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