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结节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新的TNM分期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ane library上检索了从数据库建立以来至2021年6月的所有相关文献。审查和筛选出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应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的风险比。应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9 996例胃癌患者。合并的总体生存率风险比为1.487(95%置信区间:1.379~1.595),无异质性和发表偏倚;合并的无复发风险比为1.625(95%置信区间:1.332~1.917),无异质性;合并的无疾病风险比为1.463(95%置信区间:1.292~1.633),无异质性。结论癌结节可以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纳入胃癌TNM分期中的N分期较为合理。

  • 标签: 胃癌 癌结节 预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计算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探讨其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 273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公式[SII=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血小板计数(×109/L)/淋巴细胞计数(×109/L)]计算SII值。根据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确定的SII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分别绘制术前SII、病理TNM分期和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和复发的ROC,并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比较三者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ROC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为589.5,高SII(SII≥589.5)组1 180例(51.91%),低SII(SII<589.5)组1 093例(48.09%)。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胃癌患者的肿瘤最大径多≥5 cm[49.04%(536/1 093)比56.27%(664/1 180)],组织学类型多为低分化至未分化[55.63%(608/1 093)比61.19%(722/1 180)],肿瘤浸润深度以T4a~T4b期为主[45.11%(493/1 093)比54.83%(647/1 180)],且淋巴结转移率、病理TNM分期、脉管浸润率、神经受侵发生率、Ki-67表达水平、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和糖类抗原19-9水平均较高[分别为67.70%(740/1 093)比80.68%(952/1 180)、57.64%(630/1 093)比71.10%(839/1 180)、55.54%(607/1 093)比67.03%(791/1 180)、53.89%(589/1 093)比64.32%(759/1 180)、45.29%(495/1 093)比56.69%(669/1 180)、56.91%(622/1 093)比63.20%(734/1 180)、53.25%(582/1 093)比57.97%(684/1 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42、11.097、7.225、21.467、50.200、44.984、31.687、25.594、29.549、6.612、5.119,P均<0.05)。低SII组5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66%、67.61%,均高于高SII组(分别为24.92%、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0.700、413.00,P均<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病理TNM分期、有无脉管浸润和术前SII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预后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126、2.255、5.123、3.826、6.126和4.683、2.472、5.224、4.416、6.212;95%可信区间2.123~9.721、1.632~7.427、3.325~10.211、2.321~9.322、4.127~13.782和2.561~9.418、1.322~6.289、3.315~11.526、2.213~9.382、4.474~13.541;P均<0.05)。术前SII(AUC值分别为0.842、0.815)、病理TNM分期(AUC值分别为0.881、0.827)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预测能力相似,但两者联合(AUC值分别为0.943、0.895)较术前SII、病理TNM分期单独应用有更高的预测能力。结论术前SII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病理TNM分期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和复发的指标。

  • 标签: 胃肿瘤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剂不同注射时间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行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切除淋巴结检出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行nCRT+手术切除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行nCRT前24 h,经内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设为试验组;患者行手术切除前24 h,经内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统一nCRT方案,联合行胃癌D2根治术。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男85例,女35例;年龄为(60±9)岁。120例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行胃癌D2根治术,均为R0切除。试验组患者淋巴结获检数目,淋巴结染色数目,染色淋巴结转移数目,微小淋巴结数目,下纵隔区淋巴结数目,下纵隔区淋巴结染色数目,术后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a期)分别为(40.6±13.9)枚,(20.1±7.7)枚,1.0(0,3.0)枚,(8.1±2.8)枚,(3.7±1.3)枚,2.0(1.0,2.0)枚,18、13、23、6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0.4±8.3)枚,(12.7±3.5)枚,0(0,1.0)枚,(6.2±2.0)枚,(2.4±1.2)枚,1.0(0,1.0)枚,23、21、15、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6.85,Z=-3.78,t=-4.04、-5.57、Z=-5.48、-2.12,P<0.05)。(3)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分别为5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37,P>0.05)。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与行手术切除前24 h注射纳米炭示踪剂比较,行nCRT前24 h注射纳米炭示踪剂可提高AEG患者行nCRT联合手术切除淋巴结获检效果。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 新辅助放化疗 根治术 纳米炭示踪剂 淋巴结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