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40岁吸烟人群烟草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广泛开展戒烟干预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点,以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式收集≥40岁居民吸烟和烟草依赖的相关变量。应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我国≥40岁现在吸烟和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烟草依赖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现在吸烟者22 380人,现在每日吸烟者19 999人。≥40岁现在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1.1%(29.3%~32.9%),其中男性为32.0%(30.2%~33.9%),高于女性17.6%(13.4%~21.7%);乡村为32.7%(30.2%~35.2%),高于城镇;40~59岁年龄组重度烟草依赖率较高,为33.3%(31.3%~35.2%)。≥40岁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5.0%(33.0%~37.0%),男性为35.8%(33.8%~37.8%),女性为22.0%(16.8%~27.2%)。在现在吸烟人群和每日吸烟人群中,文化程度越低,重度烟草依赖率越高;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18岁及以后开始吸烟者;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吸烟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非患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吸烟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略低于非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部和东部地区、40~59岁年龄组、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运输和商业服务职业、文化程度低、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患重度烟草依赖的风险高。结论我国≥40岁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水平较高,戒烟干预服务客观需求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戒烟干预工作的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戒烟情况,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测试FEV1/FVC<70%的调查对象作为慢阻肺患者,其中5 791名通过询问调查发现的现在吸烟和曾经吸烟的患者被纳入分析。应用复杂抽样调整方法,估计慢阻肺患者中的戒烟率、戒烟比、成功戒烟率、曾经或现在每日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与现在吸烟者中尝试戒烟的比例。结果我国≥40岁吸烟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是25.0%,成功戒烟率是19.1%,戒烟比为23.1%,曾经或现在每日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为17.6%。戒烟率和戒烟比均为城镇高于乡村(P<0.05),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P<0.05);知晓吸烟是慢阻肺危险因素的患者,其戒烟率和戒烟比高于不知晓的患者(P<0.05);吸烟量越小,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越重,戒烟率和戒烟比越高(P<0.05)。结论我国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和戒烟比较低,应加强慢阻肺患者戒烟的健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积极开展戒烟劝诫并提供多种戒烟途径,最终提高慢阻肺患者戒烟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状况,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测试FEV1/FVC<70%的调查对象作为慢阻肺患者,其中9 067名通过询问调查明确肺炎疫苗接种情况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分析。应用复杂抽样调整方法,估计慢阻肺患者中的肺炎疫苗接种率及其95%CI,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5年内肺炎疫苗接种率是0.8%(95%CI:0.3%~1.4%)。40~岁组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率是0.3%(95%CI:0.2%~0.5%),≥60岁组患者的接种率为1.2%(95%CI:0.3%~2.1%)(P<0.05);城镇患者的接种率(1.5%)高于乡村患者(0.4%)(P<0.05);慢阻肺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越严重,其肺炎疫苗接种率越高(P<0.05);合并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接种率为1.7%、2.1%,高于未合并的患者(P<0.05);曾经吸烟的慢阻肺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率为1.4%,现在吸烟的患者接种率为0.6%。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流感疫苗接种史有关。结论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率非常低,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教育与肺炎疫苗接种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情况,为肺康复治疗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5个监测点抽取≥40岁常住居民,利用电子问卷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有关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的相关变量,通过肺功能检查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诊断患者9 134例,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 118名≥40岁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治疗率为0.8%(95%CI:0.6%~1.0%),吸氧治疗率为2.5%(95%CI:2.0%~2.9%)。症状重/急性加重风险高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综合评估在B、C、D组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率为1.4%(95%CI:0.9%~1.9%),吸氧治疗率为5.4%(95%CI:4.4%~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地区、慢阻肺患病知晓、急性加重史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影响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率,性别、地区、慢阻肺患病知晓、急性加重史、mMRC评级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吸氧治疗率。结论中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水平较低,应探索方便、有效的慢阻肺患者管理和肺康复治疗模式,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科学的肺康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高慢阻肺患者诊断治疗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共9 120名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0岁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为11.7%(95%CI:10.2%~13.0%),吸入药物治疗率为3.4%(95%CI:2.9%~4.0%),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为10.4%(95%CI:9.0%~12.0%),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药物治疗率最高。≥60岁患者的药物治疗率高于<60岁者。女性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均高于男性,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者这2个治疗率高于无暴露者,曾经吸烟者的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高于现在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治疗率均高于不知晓者,有呼吸道症状者的治疗率均高于无症状者。结论中国≥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特别是吸入药物治疗率很低,了解自己慢阻肺患病状况、出现呼吸道症状是影响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慢阻肺早期诊断,提高患者规范化治疗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5年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既往肺功能检查状况等信息。通过肺功能检查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纳入9 130名慢阻肺患者。经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9%(95%CI:4.9%~6.9%),男性为6.1%(95%CI:5.2%~7.1%),女性为5.3%(95%CI:4.0%~6.6%),城镇高于乡村(P<0.001),且随患者文化程度升高而增加(P<0.001)。务农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最低为4.0%(95%CI:3.1%~4.9%)。知晓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32.3%(95%CI:26.4%~38.1%)。有既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和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分别为13.7%(95%CI:11.5%~15.9%)和8.8%(95%CI:7.2%~10.4%)。有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7%(95%CI:4.6%~6.9%)。曾经吸烟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10.2%(95%CI:8.0%~12.4%),均高于现在吸烟者(4.2%,95%CI:3.3%~5.1%)和从不吸烟者(6.3%,95%CI:5.1%~7.6%)。结论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水平很低,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减重代谢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差异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减重代谢手术患者66例,接收的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基础组和实验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基础组33例为基础护理方式,及实验组33例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针对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结果发现,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对减重代谢手术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显著。
简介:摘要分析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及互联网技术干预社区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与肺炎球菌疫苗的效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流感季开始前,选取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示范区选取2组社区并将其随机分成A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和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疫苗接种知识得分、接种意愿及接种比例的差异。共纳入15 226例患者。干预后,2组患者的疫苗知识知晓得分、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经干预,疫苗知识得分中位数提高分值B组(50.00分)高于A组(42.86分);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6.91%)高于A组(4.16%);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7.35%)低于A组(16.61%);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意愿提高幅度B组(7.90%)低于A组(9.08%);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比例提高幅度B组(3.37%)低于A组(4.06%)。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疫苗知识水平、接种意愿与接种比例。在社区综合干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技术对提高疫苗知识水平、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上更有促进效果,但对疫苗接种比例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5例抗GABABR脑炎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经过,随访3.5~23.0个月并评估预后。结果5例抗GABABR脑炎患者(19~81岁)均急性起病,以难治性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4例颅脑磁共振成像显示颞叶及海马为主的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脑电图均提示慢波或癫痫样放电。4例肺部发现占位,病理均确诊为小细胞肺癌。5例接受一线免疫抑制治疗(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效果均欠佳,3例接受了二线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其中2例合并肿瘤者同时接受了肿瘤治疗,接受二线治疗及肿瘤治疗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一线治疗者。结论抗GABABR脑炎主要表现为以难治性癫痫为特征的边缘性脑炎综合征。一线治疗效果欠佳的抗GABABR脑炎尽快启动二线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患儿男性,5岁,因家长发现双眼视力逐渐下降1个月就诊于我院眼科。本例患儿有视神经萎缩、眼底色素不均和眼球震颤等眼部表现以及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小脑共济失调、言语不清和记忆力下降,符合Brown-Vialetto Van Laere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Brown-Vialetto Van Laere综合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03-3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婴幼儿眼底各类眼底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进行眼底检查且资料完整的8 808例0~3岁婴幼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 092例,女性3 716例;初次就诊中位年龄1个月(3 d至3岁),出生孕周(34.32±2.92)周(24~42周);出生体重(2 006.92±709.23)g(490~5 500 g)。受检婴幼儿来源地区为陕西省7 415例(84.18%),甘肃省770例(8.74%),宁夏回族自治区94例(1.07%),青海省53例(0.6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例(0.16%),其他邻近地区462例(5.25%)。记录眼底疾病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度检出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检验变化趋势;分析不同类型眼底疾病的检出情况及构成比;将新生儿按初次就诊时年龄分为4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中各类型眼底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8 808例婴幼儿中,共有2 531例(28.74%)检出各类眼底疾病。12年中年检查总例数呈现快速升高后轻度波动的趋势,眼底疾病阳性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7.2%,尤其2016至2019年阳性检出率的年度增长率高达+30.09%。在所有眼底疾病中,发育性疾病1 678例(占66.3%),遗传性疾病232例(占9.16%),肿瘤类疾病140例(占5.53%),外伤性疾病31例(占1.23%),感染或炎性反应性疾病12例(占0.48%),其他异常438例(占17.31%)。前5位的眼底疾病依次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1 477例(占58.36%)、灰白色点片状病变225例(占8.89%)、视网膜出血157例(占6.20%)、视网膜母细胞瘤137例(占5.41%)和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77例(占3.04%)。不同眼底疾病的年龄分布也有所不同,ROP、非ROP的发育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外伤性疾病以及感染或炎性反应性疾病的患儿初次检出年龄均以0~6月龄最多;而肿瘤患儿的初次检出年龄主要是1岁以后。结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作为西北地区三级防治网中的三级单位,婴幼儿眼底疾病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检出的眼底疾病主要以发育性和遗传性病变为主,且具有一定的年龄分布规律,即0~6月龄是各类型眼底疾病的高峰期,其中以ROP为首;而后随着就诊年龄的增长,非ROP的其他发育性、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检出率则呈增高趋势。(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77-783)
简介:摘要:煤矿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矿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根据煤矿资源的特性,在采煤过程中,煤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瓦斯、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这对工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由于煤矿资源开发速度的不断提高,导致了煤炭开采的深度不断加大,而通风系统的运行路线也在不断延长,对地下风量的调控需求不断加大。因为在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建立一个保证体系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制订出一系列健全的通风事故防控方案和应急方案,强化井下施工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确保井下人员的安全。基于此,本文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与胎龄<35周早产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情况,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40例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胎龄<35周早产儿同样进行分析,并归为对照组,入选者均为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分析其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相关因素发现,母体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胎粪吸入、窒息、剖宫产等均为相关因素,统计其并发症可见肺出血、败血症、颅内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气胸等情况,两组多项情况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与胎龄<35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发现,其影响该症状出现的因素较多,而未经及时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不同并发症,临床应该提高相关认知,及时诊断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新方法,新观念。方法通过对2014—2016年重庆市巴南区二院实习的护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调查问卷发放638份,回收612份,回收率95.9%,其中有反映实习生活累、苦、忙、受气较多;打杂的工作较多;跑腿的事情多,亲自操作机会少等问题较多。结论护理实习生的带教需体现人文关怀,多讲解,多提问、多发言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带教;放手不放眼,并尊重,多鼓励护生,避免因理想中的白衣天使与现实产生的差距而使其产生恐惧、厌倦、逃避自我价值观的贬低,缺乏工作信心,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探讨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提高实习质量,对今后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5年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数据,共调查75 107人。利用电子问卷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收集有关慢阻肺患病知晓及相关知识知晓等信息,通过肺功能检查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诊断慢阻肺患者共9 134名,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知晓和相关知识知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 132名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40岁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95%CI:0.6%~1.1%),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7%(95%CI:4.8%~6.6%),肺功能检查知晓率为3.4%(95%CI:2.8%~4.0%)。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有呼吸道症状和知晓慢阻肺相关知识的患者,其慢阻肺患病知晓率分别为3.9%(95%CI:2.9%~4.8%)、2.4%(95%CI:1.7%~3.1%)和7.1%(95%CI:4.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呼吸道症状、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以及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影响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知晓率。文化程度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影响患者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率;民族、文化程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影响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知晓率。结论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人群的患病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知晓率以及慢阻肺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应采取综合的慢阻肺管理与干预措施,不断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诊断水平及患病知晓水平。
简介:摘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建筑产业也迎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升。特别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重视其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的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主体阶段,施工质量、效率和高度都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