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006年10月至2015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家族性肾癌家系共4例肾癌患者。4例中术后病理诊断分别为单侧多发透明细胞癌1例,双侧多发透明细胞癌1例,双侧多发嫌色细胞癌2例。所有患者基因检测均未见VHL和FLCN基因突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尿脓毒症的特点及急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8例因上尿路结石致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32~93)岁。均有发热,中位病程3(1~14)d,体温38.5~41.0 ℃。患者急诊入院时收缩压76~138 mmHg(1mmHg=0.133kPa),将收缩压<90 mmHg的患者定义为低血压组;收缩压≥90 mmHg者定义为正常血压组。低血压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中位值57(32~93)岁;左侧结石7例,右侧5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5例、中段2例、下段4例,肾结石1例;结石长径中位值10(6~20)mm;合并糖尿病6例,神经系统疾病1例,近期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史3例。正常血压组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中位值53(33~76)岁;左侧结石5例,右侧9例,双侧2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0例、中段4例、下段2例;结石长径中位值10(8~14)mm;合并神经系统疾病3例,近期有ESWL史3例。两组年龄、性别、结石侧别、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糖尿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患者均急诊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等,行血、尿细菌培养,评估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同时予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低血压者予扩容,扩容后血压仍低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稳定后行集合系统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及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的白细胞[16.34(2.55~41.65)×109/L与13.97(6.23~26.65)×109/L,P=0.577]、CRP[143.0(74.2~200.0)ng/ml与110.0(22.7~200.0) ng/ml,P=0.7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的血小板[65.5(14.0~170.0)×109/L与73.0(17.0~412.0)×109/L,P=0.030]、降钙素原[95.5(26.5~200.0) ng/ml与57.6 (1.0~200.0)ng/ml,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SOFA评分[8.5(3.0~13.0)分与5.0(2.0~8.0)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组双J管置入10例,肾造瘘2例;正常血压组双J管置入13例,肾造瘘3例,两组集合系统减压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低血压组有8例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低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12)d与5(3~7)d),P=0.453]。两组经集合系统减压、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等,脓毒症均治愈。结论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病情急、重、凶险,对其早期识别及干预非常重要。低血压患者较血压正常者有更高的降钙素原和SOFA评分,更低的血小板。及时行集合系统减压、扩容以及早期有效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Li-ESW)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最佳参数。方法2019年4—8月取90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15只,为未建模的大鼠;模型组(M组)15只,为建模后未治疗的大鼠;不同能量密度冲击波治疗组(T组)60只,为建模后进行Li-ESW治疗的大鼠。T组采用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大鼠平卧位,探头置于前列腺解剖位置上方。治疗方案:频率3 Hz,脉冲次数500次,每周1次共4周。根据能量密度将T组分为T1(0.09 mJ/mm2)、T2(0.20 mJ/mm2)、T3(0.30 mJ/mm2)、T4(0.40 mJ/mm2)组,每组各15只。建模前各组使用von Frey纤维丝于大鼠阴囊处分别采用2、4、6 g压力测试,记录阳性反应次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痛实验1周后麻醉下采用3%卡拉胶注射大鼠前列腺两侧叶,构建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建模1周后各组大鼠再次进行von Frey测痛实验,评估建模效果。然后T组开始治疗。每次治疗前各组均进行von Frey测痛实验。于治疗1、2、4周测痛实验后每组处死5只大鼠,无菌条件下剥离前列腺两侧叶行病理检查,对5个随机视野下前列腺间质的炎症细胞进行计数,每0~50个细胞记为1分,以评估炎症严重程度。结果建模1周后,M组和各T组阳性反应次数均显著多于C组(P<0.01),M组与各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T2组与M组相比阳性反应次数均减少(P<0.05);T1、T3、T4组分别仅在治疗3周后、3周和4周后、2周后阳性反应次数少于M组(P<0.05)。T2组治疗1周后阳性反应次数开始下降,至4周后降至最低,各时间点测痛实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M组前列腺间质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排列出现紊乱。M、T1、T2、T3、T4组各时间点病理评分分别为:治疗1周后8、7、4、6、9分;2周后8、5、3、4、7分;4周后7、3、2、4、7分。结论Li-ESW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在频率3 Hz、脉冲次数500次、每周1次共4周的治疗方案下,采用能量密度为0.20 mJ/mm2是最佳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的2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80岁(57~94岁),前列腺体积中位值75 ml(30~176 ml),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中位值6 ml/s(2~9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位值25分(18~34分),术前生活质量评分(QOL)中位值4分(3~5分),术前残余尿量中位值85 ml(30~510 ml)。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IEF-5)评分中位值11分(5~21分)和射精功能量表(PEDT)评分中位值10分(6~17分)。手术方法:精确定位后先向内囊注入5 ml生理盐水,在前列腺尖部触到内囊,固定导管,再向外囊注水使压力达2.5 kPa,放缓注水速度,当外囊压力稳定在3.0 kPa后,停止注水,注意观察压力表,当前列腺腺体裂开时,需继续补水维持压力在3.0 kPa,持续5 min。比较手术前后IPSS、QOL、Qmax和残余尿量等指标;对有正常性生活者评估有无逆向射精和精液量减少,比较手术前后IIEF-5评分和PEDT评分变化。结果1例前列腺连续两次扩裂未能裂开,2例前列腺为6点方向裂开,此3例改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其余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2例手术时间中位值17 min(11~23 min),血红蛋白丢失量中位值19 g/L(15~22 g/L),膀胱持续冲洗时间中位值1 d(1~2 d),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中位值10 d(7~11 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11 d(7~12 d)。20例随访12个月,术后IPSS中位值8分(4~14分),较术前降低(P<0.001);术后Qmax中位值17 ml/s(9~25 ml/s),较术前升高(P<0.001);术后残余尿量中位值10 ml(0~150 ml),较术前降低(P<0.001)。术后QOL中位值1分(1~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16例有正常性生活者术后未发现逆向射精和精液量减少,术后IIEF-5评分16分(7~24分),PEDT评分8分(6~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BPH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有效改善残余尿和排尿困难症状,临床效果确切,且对性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有保留性功能需求的高危BPH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经影像学确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同期行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组(同期组)30例,分期行单通道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组(分期组)30例,比较同期组与分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残留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同期组手术时间短于分期组[(161.9±19.2)min vs.(223.0±22.9)min, t=11.353,P=0.000],同期组住院日短于分期组[(8.5±1.5)d vs.(14.5±1.8)d, t=14.152,P=0.000],同期组住院总费用短于分期组(t=11.058,P=0.000)。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3个月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27/30)vs.93.3%(28/30),P=0.500]。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结论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和分期手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等风险,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