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205例作为肿瘤组,并选择同期住院不合并肿瘤的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作为非肿瘤组,对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蛋白、总胆固醇、钙、磷、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进行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价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肿瘤组相比,肿瘤组25(OH)D3水平较低(Z=-5.061,P<0.001),年龄较大(Z=-7.201,P<0.001),糖化血红蛋白较高(Z=-3.434,P=0.001),男性比例较低(χ2=6.103,P=0.013),糖尿病病程较长(Z=-2.138,P=0.033),血清白蛋白(Z=-3.448,P=0.001)、总胆固醇(Z=-2.845,P=0.004)、钙(Z=-2.007,P=0.045)、磷(Z=-2.287,P=0.022)降低,两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酸、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3(OR=0.931,95% CI:0.890~0.972)、HbA1c(OR=1.178,95% CI:1.040~1.335)、年龄(OR=1.087,95% CI:1.054~1.121)、性别(OR=1.766,95% CI:1.020~3.056)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 CI:0.734~0.832(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且低血清25(OH)D3、高龄、女性、高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注射重组赖脯胰岛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从全国29家三甲医院选取糖尿病病程6个月以上、单纯口服降糖药联合或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或单纯胰岛素注射≥2次/d稳定治疗3个月以上,且7.5%≤糖化血红蛋白(HbA1c)≤13.0%的糖尿病患者共62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方法,按1∶1随机分到试验组(315例)和对照组(311例)。试验组(315例)和对照组(310例,剔除1例)分别给予试验药物重组赖脯胰岛素和阳性对照药物赖脯胰岛素每日3次,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按规定方案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两组治疗16周后HbA1c、血糖、血脂、体重、胰岛素抗体(IAA)等较基线的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t′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率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16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bA1c自基线分别下降(1.18±1.26)%和(1.41±1.30)%,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F=2.81,P>0.05),单侧97.5%可信区间为-0.14(-0.30,∞)。治疗16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自基线下降绝对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基线变化情况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体重及IAA自基线变化情况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全部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重组赖脯胰岛素在降糖疗效方面非劣效于进口赖脯胰岛素,在血脂变化、体重增加、胰岛素抗体发生及安全性方面与进口赖脯胰岛素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