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丁苯酞(NBP)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4例V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NB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FES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联合NBP治疗有助于提高VD患者的临床疗效,调节机体免疫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电磁兼容性设计在现代电气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论文旨在探讨电磁兼容性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策略与方法。我们首先分析了电磁干扰对电气系统的潜在威胁,包括电子设备干扰和电磁辐射问题。我们深入研究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原则和准则,以及其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我们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案例,以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关键要点,并强调了其在确保电气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不可或缺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病因及相应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治疗的7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降压失败的原因及诊治方案。结果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药物配伍不合理、烟酒嗜好及饮食异常、服药依从性差;6例继发性高血压经手术治疗后5例血压降至正常,采取综合调整方案后70例患者血压控制较前理想(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辅助检查完善全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用药注重个体化和联合用药,并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顽固性高血压都可以得到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结核病组)和106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3+T、CD4+T、NK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3.783,P=0.000;Z=-5.401,P=0.000;Z=-3.434,P=0.001;Z=-2.014,P=0.044);双阴性T(DNT)细胞及B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2.765,P=0.006;Z=6.880,P=0.000);两组间CD8+T及双阳性T(DP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0~<3岁,3~<6岁,6~<10岁,10~<16岁)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CD3+T、DNT及B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81,P=0.018;H=14.583,P=0.002;H=8.498,P=0.037)。肺外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低于肺内结核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8,P=0.002),两组间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可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动态监测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能更好地评估免疫状态,有助于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5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85例患者中有29例为高心病(A组),有34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B组),有22例为心律失常(C组),均给予针对性临床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18例为显效,有9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10%;B组有19例为显效,有13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12%;C组有11例为显效,有9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91%。 结论 给予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针对性临床治疗可以获取到显著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积水患者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周期卵巢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因输卵管积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前及术后均进行COS并且间隔小于1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年龄1:2匹配选择因单纯男方因素不孕同期行CO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输卵管切除术后与术前的卵巢储备及COS卵巢反应以及研究组术后与对照组相比COS卵巢反应的差异。结果132名患者纳入研究组,264名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6.76±2.15) IU/L比(6.62±2.03) IU/L,P=0.589]、基础雌二醇水平[(160.77±66.20) pmol/L比(161.58±66.42) pmol/L,P=0.922]、窦卵泡计数(9.36±4.28比10.27±5.01,P=0.1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S中获卵数(11.18±7.43比11.68±6.20,P=0.278)、可移植胚胎数(4.82±4.14比5.14±3.55,P=0.1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与对照组年龄、基础FSH值、雌二醇水平、窦卵泡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Gn)刺激时间、Gn使用总量、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储备正常的女性,谨慎的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并不降低卵巢储备和COS周期的卵巢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患者在恶性肿瘤稳定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8家医院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10 964例腹股沟疝住院患者,根据腹股沟疝是否伴有恶性肿瘤以及手术方式分为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恶性肿瘤+腔镜组)、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行开放式疝修补术(恶性肿瘤+开放组)、腹股沟疝不伴恶性肿瘤行腹腔镜疝修补术(非恶性肿瘤+腔镜组)、腹股沟疝不伴恶性肿瘤行开放式疝修补术(非恶性肿瘤+开放组),比较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恶性肿瘤+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出血、血清肿、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71.05±33.64)min、(7.82±5.46)ml、3.62%、3.62%、0,与非恶性肿瘤+腔镜组(77.04±35.68)min、(8.06±7.36)ml、2.67%、2.37%、0.2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出血、血清肿、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别为(76.00±34.69)min、(7.56±6.41)ml、0.70%、2.44%、0,与非恶性肿瘤+开放组(79.65±42.07)min、(8.33±7.96)ml、2.19%、2.19%、0.0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围手术期表现来看,腹股沟疝伴恶性肿瘤患者在恶性肿瘤稳定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本研究可为今后我们在临床上处理此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第2版和第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V2.1)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MRI检查的837例患者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格林森评分(GS)≥3+4的前列腺癌为csPCa。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其中25%(209例)患者,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对主病灶分别行PI-RADS V2、V2.1诊断评分,采用加权Kappa检验评估两名医师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剩余病例由其中1名医师运用两种评分方式分别评分。采用ROC曲线在总病灶、外周带病灶、移行带病灶中评估两种评分方式对csPCa的诊断效能,通过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csPCa患者251例,其中外周带163例,移行带88例。两名医师运用PI-RADS V2和V2.1对随机抽取的总病变、移形带病变、外周带病变的评分结果间的加权Kappa值分别为0.757、0.653、0.748和0.794、0.707、0.759。PI-RADS V2.1在总病变、移行带病变、外周带病变中诊断csPCa的AUC分别为0.922、0.932、0.854,PI-RADS V2分别为0.902、0.905、0.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04,P<0.001;Z=2.538,P=0.011;Z=3.350,P<0.001)。结论PI-RADS V2.1较V2对前列腺病变评分一致性加权Kappa值稍高,且对csPCa的诊断效能高于PI-RADS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