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颅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发病48 h内收住天津市环湖医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当日均开始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者联用依洛尤单抗。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者纳入他汀组,联合应用依洛尤单抗者纳入联合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第2周降脂治疗达标(LDL-c<1.70 mmol/L)情况和入院后2周内颅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情况,合并疾病情况,脑梗死病因分型,降脂方案,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压、血脂水平以及降脂治疗第2周血脂水平等临床特征,将组间比较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分析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437例,他汀组358例(81.9%),联合组79例(18.1%);2组患者基本情况、合并疾病情况、脑梗死病因分型、降脂方案、入院时NIHSS评分、血压等临床特征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他汀组基线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联合组(TC:P<0.001,TG:P<0.001,LDL-c:P=0.004,HDL-c:P=0.024)。降脂治疗第2周,他汀组和联合组患者LDL-c、T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他汀组治疗前、后LDL-c和TC水平的差值均明显低于联合组[LDL-c:(0.66±0.91)mmol/L比(2.58±0.38)mmol/L,P<0.001;TC:(0.37±0.18)mmol/L比(1.94±0.44)mmol/L,P<0.001]。联合组降脂治疗达标率明显高于他汀组[87.3%(69/79)比9.7%(37/358),P<0.001]。入院后2周内他汀组和联合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0%(43/358)和13.9%(1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房颤动(OR=3.054,95%CI:1.402~6.651,P=0.005)、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OR=3.431,95%CI:1.554~7.573,P=0.002)和脑梗死病因分型为心源性栓塞(OR=1.544,95%CI:1.047~2.278,P=0.028)为早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和依洛尤单抗降脂疗效更佳,未发现依洛尤单抗与早期颅内出血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行以急诊胃镜诊治并行以护理干预的效果做以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就诊的患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中择取120名,均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内镜止血处理,对其就诊的病例结果以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展开讨论和分析。结果经过内镜止血处理以及适当的护理干预,120名患者当中有113名均止血成功,且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病情显著好转,另外有3名患者接受手术干预、2名患者住院发生再出血、1名患者死亡、1名患者因个人因素放弃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4.96%(113/119)。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行以急诊胃镜诊治并行以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令患者得以尽快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抽选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40例,以单双号随机分20例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另外20例为观察组则增加护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颅内血流速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颅内血流流速,为受损神经细胞修复提供良好基础,同时改善睡眠障碍,利于患者稳定的接受康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性激素药物治疗,研究性激素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106例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53例患者,施行雌激素治疗;研究组同样纳入53例患者,行短效避孕药治疗。随机并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以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能够调节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控制子宫出血。雌激素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孕激素则能够维持内膜的稳定和抑制出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63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肝脏肿大、双眼睑水肿、咳嗽及皮疹。实验室检查显示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0×109/L者57例,EBV-IgM检测阳性60例,异性淋巴细胞检查>10%者55例,伴随血小板减少、贫血、肺炎和肝功能受损等。给予患者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8.4%(62/63)。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伴随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且EBV-IgM检测和异性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癫痫患病率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痴呆与变性病专病数据库中AD患者,统计AD合并癫痫的患病率,分析神经心理学评估特点、临床发作表现、脑电图特征等,并与不合并癫痫的A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376例AD患者中11.4%合并癫痫。其中4.0%患者出现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早于AD确诊时间,7.5%在AD确诊后出现。AD患者中首次出现癫痫年龄为(59.8±19.9)岁,确诊为AD年龄为(62.8±6.6)岁。癫痫类型多为局灶性发作(65.1%),脑电图表现多为局灶慢波(69.8%)及局灶癫痫样放电(23.3%)。合并癫痫AD患者较不合并癫痫AD患者确诊AD时间提前8年。结论癫痫在AD患者中具有更高的患病率,癫痫可能是认知损害进展为AD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癫痫及认知损害可能对延缓痴呆进展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水利枢纽闸门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耐久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闸门的制作材料与安装工艺是决定其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耐腐蚀性及抗磨损性,而安装工艺的合理性则关系到其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探讨了不同材料特性对闸门耐久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常见安装工艺的优缺点,旨在为水利工程中闸门的选材与施工提供参考,优化其长期使用效果。提高闸门的耐久性不仅能够延长使用周期,还能有效减少维护成本,提升工程整体效益。
简介:【摘要】在我国新课标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思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将思辨阅读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辨、思考,从而使其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应运用思维导图等手段,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以问题为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中可溶性CD36(soluble CD36,sCD36)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及其代谢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PCOS组,n=110)和同期、年龄匹配的单纯因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人群(对照组,n=108),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sCD36水平,并对sCD36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sCD36对PCOS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在PCOS组内根据体质量指数、血压、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数和血脂分代谢亚组比较sCD36水平,分析sCD36在PCOS不同代谢类型中的作用。结果PCOS组血清sCD36水平为1.27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84 μg/L,P<0.001);PCOS组内,sCD36水平与黄体生成素(β=9.537,P=0.012)、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β=85.374,P=0.011)、雄烯二酮(β=10.449,P=0.028)、0.5 h胰岛素(β=1.260,P=0.015)、1 h胰岛素(β=1.213,P=0.014)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sCD36诊断PCO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并且其诊断灵敏度(84.54%)、约登指数(0.56)均高于雄烯二酮(65.10%、0.45)和睾酮(58.72%、0.40)。PCOS合并IR亚组中,sCD36水平显著高于PCOS不合并IR亚组且sCD36与PCOS患者中IR风险相关(OR=1.010,95% CI:1.004~1.017,P=0.002)。结论PCOS患者血清中sCD36水平具有良好的PCOS诊断效能,可作为PCOS发生风险预测标志物,并且与PCOS中IR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B淋巴细胞Cosmc、T-合酶及血清低半乳糖基化IgA1(Gd-IgA1)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中的变化。方法2014年1- 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收集门诊或住院HSP患者56例,分为4组,即皮肤型组(22例)、关节型组(9例)、腹型组(12例)、肾型组(13例)。2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osmc、T-合酶mRNA表达量,凝集素亲和ELISA法检测血清Gd-IgA1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Nemenyi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皮肤型组发病时长为(6.27 ± 3.09)d,关节型组(5.56 ± 3.05)d,腹型组(6.75 ± 3.75)d,肾型组(26.23 ± 1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6.19,P < 0.05);肾型组发病时长明显长于其他3组病例组(均P < 0.05)。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组和健康对照组Cosm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9 ± 0.239、0.767 ± 0.181、0.719 ± 0.183、0.459 ± 0.121、1.146 ± 0.23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3.37,P < 0.05),各病例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1),且肾型组低于其他3组病例组(均P < 0.01)。各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T-合酶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05,P > 0.05)。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紫癜组及健康对照组间血清Gd-IgA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06,P < 0.05),各病例组Gd-IgA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 < 0.05),肾型组高于其他3组病例组(均P < 0.05)。HSP组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Cosm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负相关,rs=-0.50,P < 0.01。结论HSP患者Cosmc mRNA表达水平下降,血清Gd-IgA1水平升高,二者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