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突变的胃肠间质瘤(GIST)是种发病率较低的GIST,有关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的研究很少。本文探讨PDGFRA突变型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因素,以期治疗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GIST的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基因检测PDGFRA突变型、并排除PDGFRA同义突变、非肿瘤相关死亡临床病理资料缺失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59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中,男性41例(69.5%),女性18例(30.5%),60岁以下患者31例(52.5%);肿瘤均来源于胃,肿瘤≤5 cm者33例(55.9%),>5 cm者26例(44.1%);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镜视野(HPF)者49例(83.0%);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标准:极低危8例(13.6%),低危25例(42.4%),中危14例(23.7%),高危12例(20.3%);7例PDGFRA第12外显子突变,52例第18外显子突变,其中D842V突变36例。D842V组与非D842V组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21(0~59)个月,全组患者的1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6.6%91.5%,8例出现复发,3例死亡;6例D842V突变的GIST患者术后发生了肿瘤的复发,其中4例服用dasatinib或avapritinib后获得不同程度的肿瘤缓解。log-rank分析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拥有较好的总生存率(OS)(100%比83.3%,P=0.046);D842V与非D842V、第12外显子与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的RFSOS均相近(均P>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RFS与性别(P=0.010)、肿瘤大小(P=0.042)、核分裂象计数(P=0.003)NIH危险度分级(P=0.042)有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危险度分级是导致PDGFRA突变型GIS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796,95% CI:1.326~123.501,P=0.028),男性的复发风险低于女性(HR=0.154,95% CI:0.028~0.841,P=0.031)。结论性别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复发的独立因素,而D842V与非D842V,第12外显子与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的复发与死亡风险接近。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预后
  • 简介:摘要手术是胃癌治愈的唯方法。胃癌标准化手术提高了胃癌患者生存,但同时也对胃功能造成了明显的损害,并显著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胃癌手术逐渐由"标准化"趋向"微创化""个体化",相关的临床研究广泛开展并为其奠定了循证医学证据。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探索胃癌分子特征,筛选治疗靶点也成为胃外科基础临床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胃外科 腹腔镜 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