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柯萨奇病毒疹临床研究。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症状可提示诊断。确诊须从患者各种体液或活检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或有血清学检测证据。主要是支持及对症治疗。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正在中国引起严重疫情,截至发稿之日,全国确诊人数已逾4万。冠状病毒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数次疫情,但此次疫情的来势之迅猛及传染性之强前所未有。我们对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2019新型冠状病毒知之甚少,目前在国际上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章或为单中心研究,或为回顾性分析。我们结合在新冠肺炎一线的救治体会及相关发表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分享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抗病毒药物方面,目前仍无特效药物,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联合用药由于其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有效,仍被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瑞德西韦的疗效有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糖皮质激素的短期应用(1~2 mg·kg-1·d-1,3~5 d)被我国诊疗方案推荐,但仍需RCT进一步证实;本次新冠肺炎合并细菌感染较少,应当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尤其避免联用广谱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感染流行并迅速蔓延至全国,部分病例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甚至引起死亡。在此我们结合一线的救治体会,给大家分享危重型NCP的治疗经验。需选择最佳呼吸支持方式,但气管插管时机的把握及插管时的防护是两个难点;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俯卧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行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对于机械通气的NCP患者,制定合理的镇静镇痛策略,谵妄不容忽视。此外,危重型COVID-19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因子的上调,但肾脏替代治疗的效果还需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肺炎严重指数(PSI)的改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3月国内15个省市28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成人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是否接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分为血必净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病毒、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对症治疗等常规医疗护理措施;血必净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ICU后12 h内开始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每次100 mL,每天2次,疗程不少于1 d。观察两组患者入组后第8天PSI风险评级改善率及28 d临床结局。结果连续筛选276例成人新冠肺炎患者,对其中符合PSI风险评级Ⅲ~Ⅴ级的144例重症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各72例。常规治疗组与血必净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5.7±7.9)岁和(63.5±10.9)岁,男性分别占75.0%(54/72)和70.8%(51/72);两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PSI风险评级和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支持方式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必净组患者入组后第8天PSI风险评级改善率显著提高〔56.9%(41/72)比20.8%(15/72),组间差值及95%可信区间(95%CI)为36.1%(21.3%~50.9%),P<0.01〕,PSI评分、SOFA评分和PaO2/FiO2均明显改善〔PSI评分(分):83.7±34.8比108.2±25.6,组间差值(95%CI)为-24.5(-34.9~-14.1);SOFA评分:2.0(1.0,4.0)比7.0(4.0,10.0),组间差值(95%CI)为-3.5(-5.0~-2.0);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289.4±111.6比188.5±98.1,组间差值(95%CI)为100.9(65.3~136.5);均P<0.01〕。血必净组患者28 d出院率较常规治疗组提高了44.5% 〔66.7%(48/72)比22.2%(16/72),P<0.01〕,28 d生存率较常规治疗组提高了9.8% 〔91.7%(66/72)比81.9%(59/72),P<0.01〕。两组治疗期间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凝药和血管活性药物合并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必净组与常规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30/72)比43.1%(31/72),P>0.05〕,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和血必净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PSI风险评级和临床预后,且未增加药物安全风险。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不能有效清除病毒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免疫在机体清除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血浆治疗基础上对细胞免疫进行研究。恢复期去红细胞成分血中含有血液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全部成分,这一方法较血浆治疗增加了细胞免疫治疗部分。目前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干扰素、血小板、特异性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等在清除冠状病毒的免疫过程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成分血中以上各要素在输注安全性、治疗机制及在免疫紊乱和过度炎症反应干预方面等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的救治提供一个可选的参考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的影响。方法以C57BL/KSJ-Lepdb雄性小鼠作为T2DM合并NAFLD组(db/db组),同周龄C57BKS db/m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db/m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切片脂质沉积;采用ELISA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以小鼠正常肝细胞NCTC1469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NG组)、高渗对照组给予2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HMA组)、高糖高脂组给予50 mmol/L葡萄糖+0.75 mmol/L棕榈酸(HG+PA组)、高糖高脂+RNA干扰对照组(HG+PA+Si-NC组)用NC 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高糖高脂+PAI-1沉默组(HG+PA+Si-PAI-1组)用PAI-1的siRNA瞬时转染细胞并给予高糖高脂干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以及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肝组织中出现明显脂质聚集和纤维组织增生,甘油三酯含量增加,且MCP-1、IL-1β、TGF-β、α-SMA、Col Ⅰ和PAI-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与NG组细胞相比,HG+PA组MCP-1、IL-1β、TGF-β、α-SMA、Col Ⅰ、PAI-1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P<0.05);与HG+PA组相比,HG+PA+si-PAI-1组PAI-1、MCP-1、IL-1β、TGF-β、α-SMA和Col Ⅰ等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小鼠模型肝组织中PAI-1表达明显增加,抑制PAI-1表达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按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KDIGO-AKI)分型临床结局的差异,分析影响ICU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一项基于中国危重症临床试验组(CCCCTG)建立的危重症患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19个省市自治区22家三级甲等医院3 063例ICU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行二次分析。收集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ICU相关评分、检验检查结果及医疗过程等。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AKI(PAKI)和慢性肾脏病发展AKI(AoCKD)两型,PAKI是指符合KDIGO-AKI的血肌酐(SCr)标准(KDIGO-AKISCr)且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AoCKD是指符合KDIGO-AKISCr标准且基线eGFR为15~59 mL·min-1·1.73 m-2。以28 d内ICU全因病死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ICU住院时间和肾脏替代治疗(RRT)比例作为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不同分型AKI患者基线资料和结局指标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AKI与AoCKD患者28 d内ICU累积存活率;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AKI患者28 d内ICU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3 063例患者中最终有1 042例入选,其中AKI者345例,无AKI者697例,AKI发生率为33.11%;AKI患者28 d内ICU病死率为13.91%(48/345)。与PAKI患者(n=322)相比,AoCKD患者(n=23)年龄更大〔岁:74(59,77)比58(41,72)〕,基础肾功能更差〔eGFR(mL·min-1·1.73 m-2):49(38,54)比115(94,136)〕,入ICU病情更危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23(19,27)比15(11,22)〕,基础合并症更多〔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3(2,4)比0(0,1)〕,ICU住院期间SCr更高〔诊断AKI时SCr峰值(μmol/L):412(280,515)比176(124,340),均P<0.01〕;同时,AoCKD患者28 d内ICU病死率和RRT比例均明显高于PAKI患者〔39.13%(9/23)比12.11%(39/322),26.09%(6/23)比4.04%(13/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然而AoCKD患者与PAKI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oCKD患者28 d内ICU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PAKI患者(Log-Rank检验:χ2=5.939,P=0.01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因呼吸衰竭入ICU〔风险比(HR)=4.458,95%可信区间(95%CI)为1.141~17.413,P=0.032〕、ICU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HR=5.181,95%CI为2.033~13.199,P=0.001)和KDIGO-AKISCr分型为AoCKD(HR=5.377,95%CI为1.303~22.186,P=0.020)是AKI患者28 d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KDIGO-AKISCr标准结合eGFR进一步细化分型(PAKI、AoCKD)与危重症患者28 d内ICU死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