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视觉通路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特征及其与青光眼严重程度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CACG)、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各10例(每组20只眼);正常对照组10例(20只眼)。行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及磁共振DTI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视神经、视辐射区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CG、AACG、POAG视神经区FA值低于自身视辐射区(P<0.05),正常对照组视神经与自身视辐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组青光眼双侧视神经、视辐射FA值降低(P<0.05),CACG、AACG双侧视神经及AACG右侧视辐射ADC值升高(P<0.05);AACG右侧视神经FA值较CACG、POAG为低(P=0.015、0.005),AACG双侧视神经ADC值较POAG为高(P=0.011、0.040),AACG右侧视辐射ADC值较POAG为高(P=0.003);CACG、AACG右侧视神经FA值与MD呈正相关(r=0.844,P=0.002;r=0.648,P=0.043)。结论DTI能够量化评价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纤维通路的微观损伤,可为青光眼早期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效果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9月至11月,选择大连医科大学2016级、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3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128名学生作为试验组,2016级22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笔试、实战、学生和教师问卷、教学督导评价综合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及格率为91.6%(118/128)比74.3%(168/226),评分为(84.32±2.24)分比(68.26±3.12)分],试验组学生实战操作成绩优秀[及格率为95.7%(122/128),评分为(90.72±2.76)分]。试验组学生中认为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激发了对眼科的兴趣"占比为83.6%(107/128),认为"加强了对课程掌握程度"占比为93.0%(119/128),认为"促进了自主学习"占比为85.1%(109/128)。12名教师对于试验组学生"课前能够自主学习"和"课后学生能够及时反馈交流"表示认可,13名教师对"课堂气氛活跃"表示认可。教学督导对课堂评分为(90.25±3.55)分。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见习成绩和实战操作能力,获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具有有效性、可持续性及推广性。
简介:【摘要】地裂缝是西安地质条件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在地裂缝一定范围内隧道沉降较大,对线路的平顺性产生了较大影响。为确保线路平顺性满足要求,需对地裂缝地段变形较大的框架板进行调整时,但既有的抬升设备及调整工艺较为复杂,且天窗点时间也较短,导致框架板的调整效率很低。基于此,结合框架板式轨道结构的特点,研发了专用的框架板抬升装置,并成功进行了试用,试用表明该装置大幅提高了框架板的调整效率,为今后框架板道床的运营维保可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