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采用以手术为主的多模式综合治疗方案,但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和疾病复发率仍然是其预后较差的根本原因,并且复发/转移后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十分有限。研究显示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并不足以显著延长局部晚期HNSCC的总体生存期。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复发/转移性HNSCC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这改变了HNSCC的传统治疗模式。考虑到ICIs具有增强机体肿瘤免疫反应和“减瘤”后缩小手术范围等潜在临床获益,因此促使了ICIs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HNSCC的临床研究试验及基础研究的开展,本文就此相关进展作一概述。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脏代谢性疾病CT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诊断。结论肝铁沉着症CT平扫显示肝实质密度呈弥漫性均匀性升高,其密度与肝实质铁沉积程度成正比,CT值可上升至75~130Hu(正常40~70Hu),在高密度肝实质衬托下,肝内脉管呈清楚的低密度影。MRIT1WI和T2WI肝实质呈弥漫均匀性低信号,特别在T2WI更明显,表现为特征性“黑肝”征象,与同层面的腹壁肌肉信号相比,肝实质呈明显的低信号。MRI诊断本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并且可以通过T1WI和T2WI的信号变化,判断肝实质内铁沉着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局限型脂肪肝。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图像做出诊断。结论局限型脂肪肝病变区CT一般呈比较均匀的低密度影,以段叶分布呈扇形或不规则形,常延及肝的表面,少数可呈单个、数个,甚至数十个结节状,边界一般不清楚,无占位效应。平扫时CT值一般为-15~-30Hu,增强后病灶可稍有强化,但远不及周围正常肝组织和脾组织强化明显。血管走行及形态均表现正常。增强可使正常肝组织与局灶性低密度之间的密度差增加,使病灶较增强前更为明显。局限性脂肪肝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咽管瘤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典型的颅咽管瘤CT诊断并不困难,具有钙化,囊腔及强化后增强者,加上鞍上池消失,脑室扩大等表现一般可确诊。但对鞍内型实质性颅咽管瘤与垂体腺瘤的鉴别或囊性颅咽管瘤与蛛网膜囊肿或表皮样囊肿鉴别有一定困难,仍需结合病史及实验室内分泌检查。通常需要鉴别的鞍内疾病主要为垂体腺瘤,后者年龄多在15岁之后,多无发育迟缓等垂体低功能改变,视野改变多为典型双颞偏窄,眼底改变以原发灶视神经萎缩多见。蝶鞍扩大多为球形,肿瘤钙化少见,需与颅咽管瘤鉴别(鞍上型肿瘤或病变主要包括鞍结节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脊索瘤、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鞍区上皮样瘤、虹吸动脉瘤等)。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低剂量CT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时段:2018.01~2020.01,选择本院接收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8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标准剂量CT扫描)和观察组40例(低剂量CT技术),对比CT扫描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21.33±0.35)、图像噪声(1.33±0.12)、诊断可信度(2.64±0.19)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辐射剂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LP、ED、CTDIo更低,P<0.05。结论:实施低剂量CT技术,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具有提高CT扫描图像质量的效果,减少了辐射剂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 PCI 治疗的冠状动脉原发大血管病变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术后6个月造影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率均有下降,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均有下降,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结论:开展将使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长时间抗血小板治疗、高出血风险、有外科手术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上颌窦底提升高度(AH)的不同所对应的容积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上颌窦外提升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5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锥束CT(CBCT)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8(58.3±12.3)岁。利用Mimics 21.0软件重建上颌窦三维模型,通过Materialise 3-matic 9.0 Research软件切割获取上颌窦底不同提升高度对应的容积。观察上颌窦底提升一定高度(4~12 mm)所对应的容积,并对各提升高度所对应的容积进行侧别间及性别间比较;采用Pearson法对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不同与容积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上颌窦底提升容积与提升高度的理论方程。结果当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为4~12 mm(间隔1 mm,取整数)所对应的上颌窦的提升容积分别为(0.41±0.12)、(0.62±0.17)、(0.85±0.23)、(1.13±0.31)、(1.43±0.38)、(1.76±0.46)、(2.11±0.55)、(2.11±0.55)、(2.88±0.77) cm3,各提升高度对应的容积左、右侧别间及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与提升容积之间呈正相关(r=0.866,P<0.01)。将性别、侧别、提升高度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上颌窦底提升容积与提升高度的理论方程:提升容积(cm3)=0.31×提升高度(mm)-0.96,经回归方差分析,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R2=0.750, F=669.258, P<0.01)。结论CBCT可以快速获取上颌窦三维模型,并且可以根据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准确预测上颌窦提升容积的量,为临床种植术前评估所需骨移植材料的容积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胃切缘出血的相关因素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82例行LSG术患者资料,采用SSPS20.0软件统计分析,统计术中胃切缘出血与切缘血管处理及术中血压的关系,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BMI≥40、高血压、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胃切缘出血率的关系密切(P<0.01);切割胃壁后胃切缘出血60例(73.2%),胃切缘无出血22例(26.8%)。术中胃壁切割闭合前,进行切缘血管预夹闭28例,切割后发生出血10例;未进行切缘血管预夹闭54例,切割后发生出血50例(χ2=30.39,P=0.000)。切割胃壁过程中26例患者血压大于130 mmHg,其中14例切缘出血需要处理;56例患者血压小于等于130 mmHg,其中15例切缘出血需要处理(χ2=5.69,P=0.017)。结论LSG中预夹闭切缘血管可有效减少胃切缘出血,控制术中血压130 mmHg以下可减少胃切缘出血,且胃切缘出血后通过夹闭切缘血管和降低血压至130 mmHg以下可以有效控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