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2021年期间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进行分组,45例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全身麻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术后1d及术后1周的MMSE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术后1d的POCD发生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对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发病风险率、投诉率和满意度进行整理。结果: 观察组发生风险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投诉的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病人护理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和病人投诉的概率,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对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发病风险率、投诉率和满意度进行整理。结果: 观察组发生风险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投诉的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病人护理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和病人投诉的概率,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同侧下肢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2016年06月至2018年06月,选取94例老年同侧下肢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依循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同侧下肢手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麻醉阻滞效果更好,疼痛症状更轻,更具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同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100例医院收治老年同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腰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8.0%和86.0%,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18.0%,观察组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其麻醉效果,进一步减少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指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它是住院病人的一种潜在并发症,其中肿瘤病人发生VTE的风险增加4~7倍。研究表明,妇科肿瘤是最常见的VTE,高达20.6%。对在北京医院接受肿瘤手术10年并于术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妇科肿瘤患者VTE发生率最高。妇科肿瘤患者由于年龄、灌肠液丢失、盆腔解剖的特殊性、术中取石位置等原因,发生DVT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妇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率为9.2%,恶性肿瘤患者DVT发生率(27.03%)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4.73%)。国外报道,在缺乏血栓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妇科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高达15%~40%。在我国,未采取预防措施的DVT发病率为9.2%-15.6%。DVT发生后,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DVT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以作为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第四脑室肿瘤患儿共163例,对患儿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诊疗资料进行病例回顾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163例患儿共发生术后颅内感染10例,颅内感染比例为6.1%;单因素分析得到,影响儿童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术前住院天数(χ2=5.343,P=0.013)、脑室引流(χ2=3.513,P=0.011)、发生脑脊液漏(χ2=2.548,P=0.015)、手术时间(χ2=6.354,P=0.007)、术后皮下积液(χ2=2.877,P=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术前住院天数>5d、术后皮下积液、脑室外引流、脑脊液漏是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患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儿童第四脑室肿瘤颅内手术后发生感染可能与术前住院天数、脑室引流、发生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术后皮下积液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应结合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尽早的干预,预防感染发生。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借助华法林用药清单是否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同仁医院出院带药华法林的147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75例,干预组7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饮酒史、吸烟史、科室分布、血栓栓塞性疾病种类、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华法林用药教育,干预组出院时临床药师使用华法林用药清单对其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及有针对性的用药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时间和数值,及华法林相关不良事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华法林服药依从性与华法林用药清单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干预组随访规律性优于对照组(χ²=34.3,P<0.001),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²=38.6,P<0.001)。华法林用药清单中华法林治疗时间(R=-0.275,P=0.027)、合并疾病种数(R=-0.335,P=0.004)、出血风险(R=-0.433,P<0.001)与华法林服药依从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采用华法林用药清单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华法林治疗时间、合并疾病种数及出血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华法林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用药结果,可能对慢性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clin D2和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87例DLBCL组织及23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LH)患者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和RLH组织中cyclin D2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间的相互关系及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LBCL和RLH中cyclin D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3.3%(29/87)、2.0%(1/2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9%(54/87)、7.0%(3/23);DLBCL中cyclin D2、bcl-2蛋白阳性率均高于RL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P=0.006;χ2=17.512,P<0.01)。cyclin D2和bcl-2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免疫分型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均无关(均P>0.05)。cyclin D2和bcl-2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1)。结论cyclin D2和bcl-2可能与DLBCL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早期溶栓方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本院80例就诊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脑梗塞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疗,B组采用常规抗栓治疗,对比疗效。结果:A组疗效97.50%高于B组85.00%,P<0.05;A组治疗6h、24h后,神经功能(Rankin)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治疗48h、3月后,睡眠质量量表(ESS)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用药不良反应风险2.50%低于B组17.50%,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加用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疗,可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睡眠状态,提升疗效,且用药不良反应风险低,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