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服刑人员睡眠状况。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问卷(SRSS)对66名服刑人员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刑人员的睡眠状况低于全国常模,且服刑人员睡眠障妨的检出率较高,服刑人员睡眠质量与其刑期和年龄呈一定相关。

  • 标签: 睡眠状况 服刑人员 睡眠质量 检出率 年龄 自评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院内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以及应对措施实施效果。方法 在 2019年 3月 -2020年 2月期间本院心血管内科中选出 32例护理人员,将其分成两组,使用压力调查问卷分析所选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然后对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减压应对措施,参照组则不给予应对措施,最后对比应对措施实施效果。 结果 实施完减压应对措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焦虑、偏执、抑郁、人际敏感等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来源比较广,针对压力来源给予针对性应对措施能降低其心理压力,值得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人员 压力来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疗行业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14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放射诊断57例、放射治疗49例、核医学52例和介入放射学56例共4组。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因素。结果4种工种间放射工作人员间无着丝粒片段(ace)率、易位(t)率和染色体型总畸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6、19.965、32.824,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和核医学组的ace率、t率和染色体型总畸变率高于放射诊断组(χ介入2=4.711、10.798、10.845,P<0.05;χ核医学2=3.853、7.674、7.708,P<0.05)和放射治疗组(χ介入2=9.209、9.772、21.330,P<0.05;χ核医学2=8.010、6.969、10.812,P<0.05)。不同工龄组间放射工作人员的t率和总畸变率存在差异(χ2=7.706、6.667,P<0.05),不同年有效剂量组间的ace率、t率和总畸变率亦存在差异(χ2=12.263、15.360、21.478,P<0.01),且t率和总畸变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加有升高趋势(r=0.347、0.263,P<0.01)。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工种和年有效剂量是影响染色体畸变水平的因素(核医学组、介入放射学组和0.5~1 mSv组的IRR=1.797、2.136、1.422,P<0.05)。结论介入放射学与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水平相对较高,应加强对这两个工种从业人员的辐射防护。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 工种 工龄 年有效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染色体自动扫描系统(Metafer 4)中的微核自动扫描分析软件,探讨微核自动分析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005例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工业应用共5组。使用Metafer 4系统自动检测淋巴细胞微核,分析影响微核率的因素。按照系统抽样方法选取200例微核标本进行人工分析,比较自动和人工分析检出的微核率和检测效率。结果自动分析2 005例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0.92±0.02) ×10-3,不同工种间自动分析检出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4,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微核率(1.00±0.03) ×10-3明显高于其他组(χ2=5.568、5.334、7.689,P<0.05)。医学应用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工龄和微核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26,χ2=11.582、8.878,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有效剂量与微核率呈正相关(r=0.10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动分析的微核率与放射工龄、放射工种相关(r=9.485×10-6、5.660×10-5,P<0.05)。与人工分析相比,自动分析检测的微核率明显偏低(χ2=169.259,P<0.05),两检测方法有一致性(ICC=0.713,P<0.05),但微核自动分析可将检测效率提高5倍。结论对微核自动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提示,自动分析检出的微核率能够反映慢性低剂量辐射的遗传损伤水平,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淋巴细胞 微核 自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静脉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183名放射工作人员纳入此次研究,按放射工种分组,其中介入放射学组37例、核医学组43例、放射治疗组48例和诊断放射学组55例。血清IGFBP-3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4个不同工种组间放射工作人员血清IGFBP-3浓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56,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血清IGFBP-3浓度最高(t=2.815、3.611、3.936,P<0.05);不同年有效剂量组间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IGFBP-3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80,P<0.05)。随着放射工龄和年有效剂量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血清IGFBP-3浓度呈现上升趋势(rs=0.202、0.151,P<0.05)。结论血清IGFBP-3表达水平有作为反映长期慢性低剂量电离辐射累积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 标签: 电离辐射 放射工作人员 血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检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后肝脏弹性值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2D-SWE技术定量诊断化疗性肝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分别于化疗前后行肝脏常规二超声、2D-SWE和肝功能血清学检查[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测量并比较全肝及各肝段(S4、S5/S6、S7/S8)化疗前后的弹性值中位数(EQImed);比较化疗后不同肝段(S4、S5/S6、S7/S8)的EQImed;分析化疗后全肝EQImed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化疗前相比,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全肝及各肝段EQImed明显降低(均P<0.001)。②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各肝段间的EQImed不同(F=7.489,P=0.001),化疗后S5/S6、S7/S8的EQImed明显低于化疗后S4的EQImed(P=0.002、0.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化疗后全肝EQImed与ALT、AST、γ-GT呈线性负相关(r=-0.776,P<0.001;r=-0.656,P<0.001;r=-0.428,P=0.010),与AKP无线性相关(r=-0.146,P=0.267)。结论2D-SWE技术可以无创、实时、定量评估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肝脏弹性值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化疗性肝损伤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无创影像学手段。

  • 标签: 超声检查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肝脏弹性值 化疗性肝损伤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和库溴铵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山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接受库溴铵麻醉诱导。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前15 min(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的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到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停用肌松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T1、T2时刻,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NE水平以及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1),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顺式阿曲库铵相比较,库溴铵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全麻效果,麻醉起效迅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维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麻醉效果 机体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