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可溶性髓样细胞受体-1(strem-1)水平在早期临床诊断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PNBM)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术后发生PNBM的患者27例(其中病原学诊断的PNBM 5例、临床诊断的PNBM 22例),另外选取同期术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PNAM)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脑脊液strem-1水平,比较PNBM、PNAM患者临床资料、脑脊液指标及strem-1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脑脊液指标对临床诊断的PNBM的预测效能。结果病原学诊断的PNBM组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乳酸、strem-1水平均高于PNAM组,脑脊液中糖水平低于PN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的PNBM组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乳酸、strem-1水平均高于PN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糖、乳酸、strem-1水平预测临床诊断的PNB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0.661、0.644、0.810、0.894,其中strem-1水平预测临床诊断的PNBM的截断值为42.5 ng/L,此时其特异度为85%,敏感度为81.8%。结论脑脊液strem-1水平对早期临床诊断PNBM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实用新型检索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实际审查中为提高审查效能,检索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在公平公正对待方面欠缺一定合理性。不同于实质审查中的检索,明显新颖性采有限检索,不对全面检索作过多要求,但是要求准确、快速检索,即在有限时间内只做基本检索的前提下,准确、快速地获取对比文件。本文将对于如何制定面向实用新型明显新颖性审查中自由裁量权的快速检索策略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一款干眼理疗仪治疗干眼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7—11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苏州九龙医院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3家符合条件的轻、中度干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滴0.1%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每次1滴,持续治疗4周[(28±5)d]。试验组使用干眼理疗仪1次/d,每次持续时间至少15 min,持续治疗4周[(28±5)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和4周对患者的眼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有效性;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患者的干眼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进行评估后计算症征总积分,分析有效率。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构成比及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非劣效验证,设定非劣效界值为Δ=10%,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下限大于-Δ(-10%),则推断试验组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结果:共11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41例,女71例;每组各56例;112例中109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右眼与左眼的主观症状总分(右眼:t=0.15,P=0.880;左眼:t=0.19,P=0.850)及症征总积分(右眼:t=0.20,P=0.840;左眼:t=0.43,P=0.6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症征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4.8%,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2.7%,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事件,试验组出现2例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眼理疗仪治疗干眼有效率达72.7%,非劣于0.1%玻璃酸钠滴眼液,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术后颈部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少见报道。本文分析1例行甲状腺手术后并发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颈部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等。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已报道的5例病例的相关资料,我们认为颈部脊髓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后的少见并发症,常发生在有颈椎疾病的患者中,一旦出现及时行手术等治疗预后良好,且预防是防止术后颈部脊髓损伤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植入国产自膨式瓣膜Venus-P在治疗法洛四联症(TOF)术后肺动脉瓣重度返流中的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应用Venus-P成功为13例患者实施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瓣膜型号为(31.9±3.1) mm。13例均为TOF术后合并肺动脉瓣重度返流患者,先前均采用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为(17.8±4.7)岁,体质量为(50.2±12.3) kg。1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的随访,对术后随访信息,如并发症发生情况,瓣膜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和瓣膜相关的再干预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和术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PVI,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心脏磁共振检查示患者RVEDVi由术前(145.7±9.6) mL/m2降至(100.2±12.2) 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肺动脉瓣中度返流,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血培养亦为阴性,6例患者术后肺动脉瓣无返流,其余6例肺动脉瓣均为轻度以下返流。1例患者术后第6天突发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同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除1例术后7个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外,无瓣膜相关再干预病例。随访时间(22.8±8.0)个月,瓣膜支架结构完整,无移位、瓣周漏和支架断裂等,无血栓和冠脉受压等并发症。结论自膨式Venus-P PPVI对于TOF术后肺动脉瓣重度返流患者安全、有效,中期临床结果满意,但尚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
简介:摘要 :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光照好坏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针对现有植物补光系统多以功能叶光合能力为基准进行冠层补光,导致冠层新生叶光抑制、株间功能叶位补光不足以及补光位置不能适应作物生长进行动态调整的问题,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植株需光差异特性的设施黄瓜立体光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该系统由智能控制子系统、冠层 -株间 LED补光子系统、冠层 -株间环境监测子系统和补光灯升降子系统组成,通过 ZigBee技术实现各子系统间无线通信。其中冠层 -株间环境监测子系统分别获取冠层和株间环境信息并发送至智能控制子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根据环境实时信息调用冠层调控模型和株间适宜叶位调控模型获得相应调控目标值,并将其下发至冠层 -株间补光灯,实现冠层与株间补光灯的动态实时调控。在陕西省泾阳县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区蔬菜基地分别部署立体补光设备和传统冠层补光设备,并进行系统调控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立体补光区黄瓜植株的株高和茎粗显著增长,其中相比传统冠层补光区平均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 8.03%和 7.24%,相比自然处理区平均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 26.51%和 36.03%;在一个月的采摘期内,立体补光区相比传统冠层补光区和自然处理区产量分别提升了 0.28和 1.39 kg/m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 2.82和 4.88 CNY/m2,说明立体光环境调控系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