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中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对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使用替罗非班与未使用替罗非班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颅内出血并发症等差异。结果共计纳入17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其中替罗非班组87例,非替罗非班组86例,替罗非班组中后循环(39.08% vs 25.58%,P=0.034)、糖尿病(24.14% vs 10.47%,P=0.026)比例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非替罗非班组中房颤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P<0.001),两组患者手术再通率及随访90 d预后良好比例相当,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并发症未见差异。结论血管内再通治疗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是相对安全的,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盐酸替罗非班 血管内再通
  • 作者: 林枫 张鸿运 贺迎坤 张鹏 李天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外科、河南省神经介入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介入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00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时首通效应(FPE)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406例急性前循环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首次取栓后血管是否完全再通将患者分为FPE组(186例)和非FPE组(22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明确影响FPE的独立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项因素预测FPE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侧支循环等级分布、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PE组患者相比,FPE组患者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明显升高,股动脉穿刺到再通时间明显缩短,血管再通比例、使用球囊导引导管比例明显升高,造影剂外渗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86,95%CI:1.131~3.491,P=0.017)、入院ASPECTS评分(OR=0.143,95%CI:0.094~0.220,P<0.001)、NLR(OR=1.722,95%CI:1.413~2.098,P<0.001)和PLR(OR=1.007,95%CI:1.003~1.014,P<0.001)是影响FPE的独立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及多因素联合(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预测F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17、0.71、0.77、0.91;NLR在单因素预测FPE时效能最高,截断值为5.86时,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62.3%。结论急性前循环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LR较高易导致机械取栓治疗时FPE失败。

  • 标签: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首通效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负荷量对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发病在24 h内前循环血管闭塞62例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根据DSA的血栓负荷量评分(CBS)分为CBS≥6分组(24例)和CBS<6分组(38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²检验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BS≥6分组和CBS<6分组在基本人口资料、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S≥6分组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比率(63.2%,24/38)低于CBS<6组(87.5%,21/24)(χ²=4.380,P=0.044),CBS≥6组出院NIHSS评分为[5.0(3.3,7.8)分]低于CBS<6组[8.5(1.8,14.5)分](Z=5.221,P=0.022),术后90 d mRS 为0~2分CBS≥6组比率(91.7%,22/24)高于CBS<6组(39.5%,15/38)(χ²=20.4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BS分组[OR=0.042,95%CI 0.007~0.244,P=0.001]是影响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是否应用替罗非斑组进行亚组分析,在临床预后方面,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6分组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CBS<6分组,即血栓负荷量小的患者更易获得90 d的良好预后。

  • 标签: 大脑梗死 血栓负荷量 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小型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影像解剖特征的关系,建立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的预测模型,为颅内小型动脉瘤破裂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经头颈CT血管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82例颅内小型动脉瘤(最大<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0例,年龄31~83(56.85±11.51)岁,动脉瘤破裂组95例、未破裂组87例。两组患者动脉瘤的部位、形状、有无子囊、生长方向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等临床特征和影像解剖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建立动脉瘤破裂的影像解剖特征的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动脉瘤部位、瘤壁形状、子囊、入射夹角、瘤与瘤颈的比值(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根据logistic预测模型,其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R),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可信区间0.750~0.874,P<0.01),R=2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72.6%,特异度78.2%。结论颅内小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符合以下两种及两种以上影像解剖特征者,即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或前交通动脉、瘤壁不规则、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等,为动脉瘤破裂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小型动脉瘤 影像解剖特征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瘤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瘤)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 95% CI:1.87~43.22 ,P=0.006)。结论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瘤完全闭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大型 血流导向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应力特点。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因疑诊后交通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而发现存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3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DSA技术测量并结合计算机模拟血流动力学采线方法定量分析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后交通动脉圆锥处血流动力学应力参数如总压力、剪切力等,以同期收治的后交通动脉正常的30例非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为[(80.1±8.4)°],明显高于观察组[(73.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交通动脉圆锥处的血流剪切力、总压力分别为(8.32±0.70) Pa、(85.61±6.04) 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后交通动脉相同部位处[(3.95±0.28) Pa、(25.72±7.18)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通动脉圆锥处的局部血流应力与正常后交通动脉相同部位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可能在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后交通动脉 动脉圆锥 血流动力学应力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确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二病区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血管内治疗的大面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率和死亡率;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标准评价患者90 d随访时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88.2%)成功开通,手术时间为(97.41±54.58) min,取栓次数为(1.91±0.75)次。4例患者(11.8%)发生远端栓塞;非症状性出血3例(8.8%)、症状性出血3例(8.8%);7例(20.6%)发生脑疝;死亡5例(14.4%)。90 d随访期内13例(38.2%)预后良好,21例(61.8%)预后不良,2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栓负荷量评分、DWI梗死位置、DSA闭塞部位、术前静脉溶栓、脑疝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入院时NIHSS评分(OR=0.817,95%CI:0.682~0.980,P=0.029)、血栓负荷量评分(OR=5.981,95%CI:1.827~19.575,P=0.003)、DSA闭塞部位(OR=0.031,95%CI:0.003~0.311,P=0.003)、术前静脉溶栓(OR=0.092,95%CI:0.010~0.838,P=0.034)是影响急诊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开通治疗后预后较好。低NIHSS评分患者、血栓负荷量评分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及直接行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相对更好。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 前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0例。观察单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Matsushima分级标准评估术侧的脑血流重建情况。结果3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75例(20.3%)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29例、癫痫26例。15例患者预后差(mRS 3~6分),其中2例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首发症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OR=2.616,95%CI:1.442~4.744,P=0.002)、合并高血压病史(OR=2.308 ,95%CI:1.326~4.015,P=0.003)、术前mRS 3~5分(OR=2.371,95%CI:1.236~4.547,P=0.009)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5.6±5.3)个月(6~32个月)。末次随访mRS的中位数为1分(P25、P75分别为1、2分),与术前的2分(P25、P75分别为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2例患者行DSA检查,术侧Matsushima分级0级12例,1级121例,2级198例,3级31例。结论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的成人烟雾病患者,应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成年人 脑血管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0例。观察单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Matsushima分级标准评估术侧的脑血流重建情况。结果3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75例(20.3%)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29例、癫痫26例。15例患者预后差(mRS 3~6分),其中2例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首发症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OR=2.616,95%CI:1.442~4.744,P=0.002)、合并高血压病史(OR=2.308 ,95%CI:1.326~4.015,P=0.003)、术前mRS 3~5分(OR=2.371,95%CI:1.236~4.547,P=0.009)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5.6±5.3)个月(6~32个月)。末次随访mRS的中位数为1分(P25、P75分别为1、2分),与术前的2分(P25、P75分别为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2例患者行DSA检查,术侧Matsushima分级0级12例,1级121例,2级198例,3级31例。结论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的成人烟雾病患者,应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成年人 脑血管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t=15.31,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缩窄,病理性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t=15.31,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缩窄,病理性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35至61(46±5)岁,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术,实施(或不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以及根据患者病情同期实施(或不实施)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术后定期随访3至33(22±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恢复通畅,胆道损伤2例,未处理;肝内动静脉瘘2例,同期给予超选择动脉栓塞;随访期间,门静脉完全再通47例(74.61%),部分再通13例(20.63%),门静脉完全阻塞伴门静脉海绵样变3例(4.76%),症状性肝性脑病7例(11.11%),1例行人工肝治疗(1.59%),消化道溃疡1例(11.11%),失访6例(9.52%)。无门静脉高压相关性出血、病死等。结论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中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TIPS AngioJet 急性门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