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手法配合康复训练应用至陈旧单纯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诊疗的80例陈旧单纯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应用手法配合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至陈旧单纯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法 康复训练 陈旧性单纯性踝关节运动损伤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胆汁胆管炎等胆源肝脏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相较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如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已在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现对常见胆源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为相应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源性肝脏疾病 介入治疗 胆管细胞癌 胆管炎
  • 简介:摘要预期悲伤是个体在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丧失而产生的悲伤,其引起患者家属心理、生理及行为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全面了解预期悲伤在患者家属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预期悲伤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方案及研究人群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患者家属的预期悲伤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患者家属 预期性悲伤 综述
  • 简介:摘要预期悲伤是个体在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丧失而产生的悲伤,其引起患者家属心理、生理及行为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为全面了解预期悲伤在患者家属中的研究进展,本文从预期悲伤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方案及研究人群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患者家属的预期悲伤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患者家属 预期性悲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立真皮黑素瘤(SDM)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例SDM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SDM临床表现为黑色、肤色、红色的丘疹或结节,无特定好发部位。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真皮/皮下孤立结节,无明显包膜,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表皮不受累。结论详细的临床资料以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正确诊断SDM的关键。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肿瘤转移 存活率 孤立性真皮黑素瘤 皮肤转移性黑素瘤
  • 简介:摘要炎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全身各部位,但输尿管少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本文报告1例输尿管炎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全麻下接受输尿管节段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疗效良好。

  • 标签: 输尿管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输尿管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臻圆TM技术的EmprintTM微波消融系统在肝细胞癌(肝癌)治疗中的安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2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52±11)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EmprintTM微波消融系统行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功率100 W。根据第一针消融时间不同分为5 min组和10 min组,术中即时超声造影(CEUS)评估第一针消融范围,观察术后1个月完全消融率及消融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第一针消融范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4例患者共27个病灶在实时超声引导下EmprintTM微波消融系统消融,其中5 min组11个病灶和10 min组16个病灶。病灶消融次数中位数2(1~7)次,消融总时间为10(5~45) min。5 min组消融灶长径为(29.3±2.6) mm,明显小于10 min组的(33.7±6.7)mm(t=-2.389,P<0.05);而两组横径、圆度指数和消融灶面积相应为(25.8±3.0)mm、0.88±0.10、(2 384±406)mm2和(27.0±6.3)mm、0.81±0.14、(2 939±1 091)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7,1.518,-1.857;P>0.05)。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I显示,除2例未返院进行复查,余25个病灶均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100%;复查患者均未发现消融相关主要并发症。结论EmprintTM微波消融系统用于肝癌治疗安全、有效。在100 W功率下,5 min消融时间可能较10 min更能获得接近于规则、预测的球形消融范围。

  • 标签: 癌,肝细胞 微波消融 圆度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热射病患者采取多样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热射病患者80例,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按照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多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温度变化和时间。结果 护理前两组体温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温和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较低(P<0.05)。结论 多样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热射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套管法在小型猪可逆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RPUUO)模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将成年健康雄性贵州小型猪9只(贵州中医药大学动物研究所提供)切除左肾,随机抽签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持续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组(CPUUO组)和RPUUO组,每组3只。RPUUO组和CPUUO组用套管法造成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术后第14天,RPUUO组解除梗阻,CPUUO组不解除梗阻。术前和术后第3、7、14、28天,抽血查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超声扫描观察肾脏集合系统分离程度(DRCSS)。术后第28天处死全部猪,取右肾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RPUUO组SCr和BUN在术后第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第14天达最高值,在第28天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在术后第7、14天较S组高[SCr:(133.11±14.73) μmol/L比(114.43±4.40) μmol/L、(169.13±13.68) μmol/L比(115.53±5.90) μmol/L,t=19.374、24.267,P<0.05),BUN:(5.81±0.85) mmol/L比(5.81±0.85) mmol/L、(7.96±0.41) mmol/L比(7.96±0.41) mmol/L,t=18.083、30.760,P<0.05];在术后第28天比CPUUO组低[SCr:(111.33±12.02) μmol/L比(268.03±14.84) μmol/L,t=16.683,P<0.05),BUN(5.10±0.15) mmol/L比(15.21±0.54) mmol/L,t=22.408,P<0.05)。RPUUO组DRCSS在术后第7天增加,第14天达最大值,在第28天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在术后第7、14天较S组增大[(2.23±0.18) mmol/L比(0.61±0.09) mmol/L、(3.90±0.19) mmol/L比(0.60±0.08) mmol/L,t=20.308、28.675,P<0.05];在术后第28天比CPUUO组低[(0.94±0.39) mmol/L比(5.93±0.23) mmol/L,t=16.474,P<0.05]。S组肾脏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CPUUO组肾脏组织结构重度异常,肾小球数量明显减少,肾小管大面积萎缩消失,残存肾小管明显扩张,肾间质内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RPUUO组肾小球变化不明显,肾小管轻度扩张,肾间质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结论套管法在小型猪上建立RPUUO模型,这种动物模型安全可行。

  • 标签: 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 动物模型 可逆性 肾积水
  • 作者: 徐珑 李凯 陈玉 陆朋玮 范艳竹 赵元立 刘伟明 刘佰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 1022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70;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颅内出血患者治疗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2例单纯创伤颅内出血(排除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胸部螺旋CT断层扫描评估临床高危或高度疑似VTE的患者,并分为无VTE组和VTE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TE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362例单纯创伤颅内出血患者中,共有160例发生VTE,总体发生率为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9岁,OR=5.316,95%CI: 2.322~11.173;≥60岁,OR=11.221,95%CI:4.935~25.518)、输血治疗(OR=2.396,95%CI:1.413~4.063)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362例患者住院期间采用不同的预防VTE措施:其中158例(43.7%)主动或被动活动,104例(28.7%)穿戴弹力袜,100例(27.6%)使用下肢机械间歇气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下肢机械间歇气泵(OR=0.245,95%CI: 0.132~0.452)是预防VT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创伤颅内出血患者的VTE发生率较高,是重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患者年龄≥40岁、经输血治疗更易发生VTE,尽早使用下肢机械间歇气泵预防,显著减少VTE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出血,创伤性 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贫血鉴别诊断时,血液检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71例贫血患者,在2020年1月--2022年5月时间内被选择,其中贫血患者30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41例为缺铁性贫血。行血液检验,比较两组RBC、RDW、MCH、HB、MCV水平。分析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检出率以及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对比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RBC、RDW、MCH、HB、MCV差异明显(P

  • 标签: 贫血 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灵敏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身心状况分析,评价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2024年期间的8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外随机分组护理。比较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情绪、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并发症。结果:护理评分改善情况,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尤其改善了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癌 情绪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持续高胰岛素血症(persistent 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 in infancy,PHHI)的病理分型以及术中冰冻病理对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25例PHHI患儿经外科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经过及术后病理特征。结果25例患儿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6 d至12个月,术前经内分泌科明确诊断患有PHHI,空腹血糖0.6~5.5 mmol/L,禁食实验胰岛素水平为3.1~50.1 mU/L。结合术前检查及术中冰冻结果,5例患儿诊断为局灶性病变,行胰腺病灶切除术,20例诊断为弥漫性病变,行胰腺次全切术。术后随访2~38个月,空腹血糖3.0~12.6 mmol/L,15例术后血糖恢复较好,1例仍有低血糖症状,需加用激素治疗,3例空腹时血糖偏低,进食后可恢复,另6例有术后高血糖症状,需药物治疗。1例术前疑诊为局灶性病变,行50%胰腺切除术后2周复发。术后病理检查有5例诊断为局灶型,1例为不典型型,余19例为弥漫型。结论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PHHI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明确病理分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极为重要,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结合术前辅助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指导手术方式。婴幼儿PHHI主要以弥漫型为主,但从术后病理区分弥漫型及局灶仍存在困难,其中不典型型尚无明确的定义或分类,还有待在病理学方面进一步详细研究。

  • 标签: 病理学 婴幼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 术中冰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乳脂肪球表面生长因子8(MFG-E8)与aSAH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的30例aSAH患者,纳入与其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根据改良Fisher分级或Hunt-Hess分级将aSAH患者分为重度aSAH组和非重度aSAH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检测各组受检者的MFG-E8,分析MFG-E8与aSAH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aSAH患者组的血MFG-E8浓度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MFG-E8浓度与aSAH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51,P=0.000),与aSAH患者预后不相关(r=0.233,P=0.489)。结论MFG-E8可能是反映aSAH患者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乳脂肪球表面生长因子8 预后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对非转移肾透明细胞癌(NMCCR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NM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AGR最佳截点值,根据截点值分为高AGR组(AGR≥1.59)和低AGR组(AGR<1.59)。对影响NMCCRC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例NMCCRCC患者中,高AGR组38例(62.3%),低AGR组23例(37.7%)。两组患者年龄、球蛋白水平、临床分期、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AGR组的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短于高A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GR<1.59是患者总生存及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HR=0.233,95%CI 0.073~0.742,P=0.014;HR=0.343,95%CI 0.134~0.873,P=0.025)。结论术前AGR对NMCCRCC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肾肿瘤 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和安全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局部神经阻滞组(局麻组)和罗哌卡因局部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组(局麻+静脉泵入组)。局麻组:按照1 μg/kg的剂量将右美托咪定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15 ml+0.375%罗哌卡因15 ml局部注射,同时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至手术结束;局麻+静脉泵入组:按照1 μg/kg的剂量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0 min后将0.375%罗哌卡因30 ml局部注射,同时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手术危险分级、手术时间),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完成时(T1)、手术开始时(T2)、麻醉后15 min(T3)、麻醉后30 min(T4)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24 h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术后0、3、6、9、12 h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麻+静脉泵入组患者T2、T3心率低于局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55±5.66)次/min比(76.70±6.47)次/min,(53.83±5.07)次/min比(74.98±5.40)次/min,均P<0.00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局麻+静脉泵入组T2、T3心率低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55±5.66)次/min比(72.50±7.14)min/次,(53.83±5.07)min次/比(72.50±7.14)次/min,均P<0.001]。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组间和组内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麻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局麻+静脉泵入组[(5.2±1.1)min比(12.5±0.7)min,P=0.010],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局麻+静脉泵入组[(742.5±3.5)min比(631.0±1.4)min,P=0.010];局麻组术中镇痛效果为优、良、差者分别为38(95%)、2(5%)和0例(0);局麻+静脉泵入组分别为30(75%)、8(20%)和2例(5%),2组镇痛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38);局麻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局麻+静脉泵入组[(9.5±0.7)分比(7.0±1.4)分,P=0.030];局麻+静脉泵入组术后0、3、6、9、12 h VAS评分均高于局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麻组内术后上述5个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麻+静脉泵入组术后9、12 h的VAS评分高于术后3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7,P=0.410)。结论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局部注射的麻醉效果强于罗哌卡因局部注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建议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局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案。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麻醉和镇痛 老年人 疝,腹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