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个性化调整舒尼替尼方案对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65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血药浓度监测(监测组),45例为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同期接受舒尼替尼治疗但未行血药浓度监测者(未监测组)。监测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2.9±12.3)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16例,≥2分4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DC)评分低危组3例,中危组15例,高危组2例;透明细胞癌18例,非透明细胞癌2例;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1~2级5例,3~4级11例,不详4例。未监测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57.7±11.3)岁,ECOG评分≤1分30例,≥2分15例;IMDC评分低危组10例,中危组23例,高危组12例;透明细胞癌37例,非透明细胞癌8例;ISUP分级1~2级8例,3~4级28例,不详9例。两组上述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第1周期采用舒尼替尼服用4周停2周(4/2周)方案,第1周期用药前和用药第4、7、10、14、21、28天监测舒尼替尼血药浓度,绘制患者血药浓度变化曲线,根据血药浓度峰值及回落时间制订个性化用药方案。未监测组采用4/2周方案。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反应率、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监测组20例中,18例(90%)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后的稳态血药浓度>150 ng/ml,其中10例(50%)为150~200 ng/ml,8例(40%)>200 ng/ml。2例稳态血药浓度为100~150 ng/ml。18例血药浓度>150 ng/ml者第1周期治疗后均出现严重不良事件(≥3级);2例血药浓度为100~150 ng/ml者,未出现不良事件。监测组20例从第2周期开始予调整用药方案,其中6例改为2/1周方案,4例改为10/5 d方案,7例改为7/3 d方案,3例改为5/2 d方案。监测组和未监测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6、25个月,中位用药时间分别为19、10个月。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调整方案前的90%(18/20)显著下降至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监测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25/45),与监测组调整方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监测组总体客观缓解率(40%,8/20)高于未监测组(20%,9/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监测组较未监测组的中位PFS(23个月与10个月,P=0.002)和OS(未达到与25个月,P=0.005)均显著延长。结论本研究患者舒尼替尼生物利用度较高,依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的用药方案显著降低了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OS和PFS。研究结论尚需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高危和极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胚系致病性突变,探讨胚系致病性突变携带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胚系基因检测的249例高危和极高危非转移性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为(66.7±9.2)岁,确诊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28.50(2.43~1481.11)ng/ml;T1~2期84例(33.7%),T3~4期98例(39.3%),T分期不明67例(26.9%);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3组51例(20.5%),4~5组198例(79.5%)。高危和极高危定义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前列腺癌指南(2022年第1版)。高危79例,极高危170例。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胚系DNA,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panel检测。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美国分子病理学协会(ACMG/AMP)2015版指南对胚系基因检测数据进行解读。聚焦16种前列腺癌遗传易感基因,分析胚系致病性突变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与东亚健康人群的胚系致病性突变率比较,分析与高危或极高危前列腺癌致病风险相关的胚系突变。结果本研究249例中共检出18个(7.2%)胚系致病性突变,分别由18例患者携带。有胚系突变患者一级亲属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比率较无胚系突变者显著增高[50%(9/18)与13%(30/231),P<0.001],有胚系突变患者与无胚系突变患者的年龄[(68.2±9.3)岁与(66.6±9.2)岁]、PSA[中位值:40.68ng/ml与28.00ng/ml]、ISUP分级分组[4~5组:88.9%(16/18)与78.8%(182/231)]、T分期[T3~4期:38.9%(7/18)与39.4%(91/2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胚系致病性突变位于8个基因上,分别为BRCA2 (7例,38.9%)、MSH2(3例,16.7%)、PALB2(2例,11.1%)、ATM(2例,11.1%)、RAD51C(1例,5.6%)、PMS2(1例,5.6%)、MSH6(1例,5.6%)和HOXB13(1例,5.6%)。对249例患者的胚系致病性突变率与东亚健康人群的胚系致病性突变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RCA2(OR=11.1, 95% CI 4.8~ 25.6, P<0.001)和MSH2(OR=43.5, 95% CI 8.5~200.0, P<0.001)基因的胚系致病性突变可显著增加男性罹患高危或极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结论本研究高危和极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胚系致病性突变率为7.2%,携带胚系BRCA2或MSH2基因致病性突变可显著增加男性罹患高危或极高危前列腺癌的风险。
简介:摘要: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繁荣度十分稳定,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制造行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随着技术种类和应用范围扩大,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开始着手寻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不但在工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与高新技术及农业发展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是将机械制造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