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50例,年龄(41.8±12.9)岁。用一期后路撑开、融合器置入的方式治疗绝大部分(n=80)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少数病例(n=2)行腹侧减压。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共80例(97.6%)进行了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其中4例伴有侧方关节骨性融合,以骨凿切断;2例(2.4%)寰齿关节骨性融合的患者进行了经口齿状突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6±7.3)个月。术后CT随访发现60例患者(75.0%)寰齿间距(ADI)恢复正常。患者术后ADI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4)mm比(5.0±1.5)mm,P<0.05];术后齿状突距离钱氏线的垂直距离较术前下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3.8)mm比(10.2±5.2)mm,P<0.05];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1.5比11.2±1.7,P<0.05)。75例(93.8%)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即形成寰枢关节间骨性融合。结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绝大部分可通过后路一期寰枢关节撑开、融合器置入手术达到良好的复位。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术前预估寰枢椎理论复位距离及复位角度的颅底凹陷寰枢椎复位几何模型,并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0例,年龄(48±15)岁(范围:19~69岁)。均以患者颈椎CT正中矢状位截面为蓝本建立寰枢椎复位几何模型,术前根据几何模型测算相关数据,并在术中选择相应高度的融合器置入C1~2小关节间,进行量化复位。收集患者由模型测算的理论复位值、术后实际复位值、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理论和实际复位值的差异,以验证此几何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枢椎理论垂直复位距离为(5.79±2.96)mm(范围:1.52~10.96 mm),实际垂直复位距离为(7.43±2.96)mm(范围:1.40~12.77 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P=0.069);理论复位角度为(10.80±2.24)° (范围:7.09~14.86°),实际复位角度为(10.64±7.00)°(范围:3.50~20.5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933)。术后6个月随访时,35例患者均获得满意融合,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无内固定系统移位、断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此几何模型可在术前预估枢椎垂直复位距离和复位角度,为术中置入小关节间融合器的高度、悬臂压棒的角度及复位程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