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结构( promyelocytic leukemia zinc finger,PLZF)在哮喘(asthm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诊治的稳定期Asthma患者外周血标本为研究对象(n=40),以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ontrol组,n=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血浆中PLZF的mRNA表达。分离外周血的单个核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LZF+细胞的水平和分布。采用SPSS 26.0及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在Asthma组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7表达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hma组PBMC中PLZF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PLZF+细胞明显增加(3.40%±2.52%,Control组:1.23%±0.78%,P<0.05),其中以CD8+PLZF+及Vβ11+PLZF+T细胞为主,提示PLZF主要在CD8+、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iNKT)细胞亚群中表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结果显示,PBMC中PLZF+细胞增高显著增加了哮喘发生的风险(OR=3.63>1,AUC=0.87,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PLZF增加,可能在哮喘疾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尚需更大样本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联体模式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社区干预实验研究。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居民3 000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 50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社区氛围群体干预和流感高危人群个体干预,随访1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分析2组居民全人群及流感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全人群、流感高危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管理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6、0.00,P值均>0.05),而干预组干预后全人群、流感高危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80、32.84,P值均<0.001)。干预组干预后流感高危人群(去除年龄<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5,P<0.001),而对照组流感高危人群(去除年龄<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以家庭为单位,干预组干预后每户家庭流感疫苗接种人数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P<0.001)。干预组干预前未接种流感疫苗原因前三位是认为自己很健康没必要接种(40.00%,202/505)、之前没听说过流感疫苗(33.07%,167/505)、不知道何时何地去接种(29.32%,148/505),干预后未接种流感疫苗原因前三位是认为自己很健康没必要接种(42.58%,198/465)、流感是小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24.52%,114/465)、还有其他的防范措施(11.18%,52/465)。结论家庭医生在社区范围开展针对社区全人群的社区氛围和针对流感高危人群个体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全人群和流感高危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至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疫苗接种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居民的流感疫苗接种信息,比较不同年度、月份、年龄段,以及沪籍和非沪籍居民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14年至2019年各年度全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2.75%(62 158/2 261 615)、2.66%(60 545/2 275 813)、2.38%(52 572/2 207 101)、2.48%(55 535/2 235 800)、1.87%(42 927/2 298 327),2018/2019年度较上一年度下降0.61%,较2014/2015年度下降0.88%。非沪籍居民各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54%(43 124/1 216 493)、3.41%(41 222/1 210 555)、3.00%(33 531/1 116 373)、2.94%(33 061/1 124 384)、1.68%(19 464/1 161 183),沪籍居民分别为1.82%(19 034/1 045 122)、1.81%(19 323/1 065 258)、1.75%(19 041/1 090 728)、2.02%(22 474/1 111 416)、2.06%(23 463/1 137 144), 2014年至2018年各年度非沪籍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沪籍居民(χ2=6 249.093、5 540.756、3 754.047、1 945.718,均P<0.05), 2018/2019年度沪籍居民高于非沪籍居民(χ2=469.713,P<0.05)。各年度6个月至17岁居民的流感疫苗接种比例最高,分别为95.2%(59 167/62 158)、95.1%(57 582/60 545)、93.7%(49 277/52 572)、91.1%(50 602/55 535)和80.3%(34 476/42 927),其中以6个月至5岁儿童为主,各年度分别为85.0%(52 806/62 158)、87.0%(52 648/60 545)、86.1%(45 247/52 572)、84.8%(47 081/55 535)和70.2%(30 140/42 927)。年龄为18~59岁和≥60岁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比例均较低,但是在2018/2019年度均有明显增长。接种月份主要分布在每年10月份至次年2月份,其他月份接种人群较少,5、6、7月份没有接种。结论近5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且2018/2019年度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年龄分布以6个月至5岁儿童为主,其他年龄段居民接种人数较少,但是在2018/2019年度年龄≥60岁老年人的接种人数较以前有所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基层医护人员对流感及疫苗相应知识的认知、接种流感疫苗的情况及其对亲人/朋友或患者的推荐意愿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帮助和依据。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依托上海基层呼吸联盟对上海市各区的中心医院、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发放网上问卷1 650份,自愿填写。问卷内容包括5个方面:答者的基本信息,流感及疫苗相关知识,接种流感疫苗情况,推荐意愿、态度、看法及影响因素,对流感疫苗宣传的建议。结果回答有效问卷的1 542名医护人员中,88.3%(1 361/1 542)能正确认识流感的主要症状;58.2%(898/1 542)忽略了流感的接触传播途径;41.6%(641/1 542)不知道流感疫苗的正确接种次数;82.7%(1 276/1 542)未认识到孕妇是优先推荐接种疫苗的人群之一。31.2%(481/1 542)的医护人员自诉接种过流感疫苗,但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接种比例显著高于中心医院[39.1%(304/778)比23.2%(177/764),χ2=45.44,P<0.05]。医护人员不推荐接种的主要原因有:认为流感抗原易变,接种意义不大[49.5%(404/816)];对流感疫苗效果不确定[48.8%(634/1 298)];疫苗是自费的[46.5%(604/1 298)]。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疫苗接种政策[79.7%(1 229/1 542)]、依靠居委会定期向居民宣教[65.8%(1 015/1 542)]、一线医护人员对患者推荐[64.4%(993/1 542)]是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主要途径。结论上海市基层医护人员对流感和流感疫苗知识的认知仍不足;接种流感疫苗的比例较低,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接种率高于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推荐流感疫苗接种的意愿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提高医护人员的推荐意愿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