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出生早期外周血中γδ-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6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出生24 h外周血γδ-T、CD4+T、CD8+T、CD3+T及总淋巴细胞的比例,根据出生后连续头颅超声及纠正胎龄36~37周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脑损伤组(36例)及无脑损伤组(70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儿一般情况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将脑损伤组进一步按照不同脑损伤类型分为颅内出血组(8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6例)及弥散性脑白质损伤组(22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比较各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脑损伤组早产儿出生24 h外周血中γδ-T淋巴细胞水平[(0.09±0.12)%]低于无脑损伤组早产儿[(0.15±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5,P=0.016),2组早产儿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无差异。脑损伤组患儿中,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或弥散性脑白质损伤组早产儿出生24 h外周血γδ-T淋巴细胞占比[(0.03±0.05)%、(0.07±0.09)%]低于无脑损伤组早产儿[(0.15±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0、-2.659,均P<0.05)。结论γδ-T淋巴细胞可能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有关;出生早期外周血γδ-T淋巴细胞对早产儿脑损伤,特别是脑白质软化及弥散性脑白质损伤具有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和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差异,为早产儿感染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首次血培养病原菌构成,比较不同病原菌所致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共纳入371例败血症早产儿,G+菌组53例(14.3%),以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G-菌组235例(63.3%),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组83例(22.4%),以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3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6.0(1.0,13.0)d]比较,G-组[17.0(9.0,27.0)d]和真菌组[18.0(12.8,30.3)d]发病日龄较晚;G-组感染前机械通气时间[1.0(0.0,3.0)d]较G+组[0.8(0.0,1.0)d]和真菌组[0.0(0.0,1.0)d]长,更易合并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真菌组(15.7%,13/83)比较,G+组(56.6%,30/53)和G-组(34.0%,80/235)首发症状为呼吸困难比例较高,真菌组表现为腹胀的比例较高;真菌组起病时血小板计数[112.0(75.5,186.2)×109/L]较G-组[169.5(102.0,246.0)×109/L]和G+组[175.0(115.0,242.0)×109/L]低,感染前应用抗生素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间更长,更易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败血症病原菌以G-菌为主;不同病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应结合临床特征推断可能病原菌,及早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结果共收治10例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早产儿,男女各5例,胎龄27+2~35+2周,出生体重940~2 430 g,起病日龄7~35 d,10例起病时均有反应差、频繁呼吸暂停,肤色发灰8例,发热7例,感染性休克7例,惊厥5例,腹胀4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7例,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9例病初有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7例化脓性脑膜炎中5例合并多发脑软化。死亡4例,存活6例中治愈3例,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结论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易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高,即使存活,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几率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8型(COXPD-28)患儿的临床表现和SLC25A26基因变异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COXPD-28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8型、SLC25A26基因"或"Combin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eficiency 28、SLC25A26 gene"为检索词查阅国内外数据库,总结COXPD-28的临床特点及SLC25A26基因变异特点。结果1.患儿,女,出生后30 min,足月顺产娩出,因出生后呻吟呼吸入院,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呻吟呼吸、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高、丙酮酸升高,给予呼吸支持、青霉素预防感染,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入院当天死亡。患儿为SLC25A26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第5外显子终止突变c.403G>T致蛋白改变为p.E135,第4外显子非同义变异c.212A>G致蛋白改变为p.Y71C,为首次报道。2.检索中英文文献,共检索到3例COXPD-28患儿,国内尚未见该病例报道。临床特点总结:3例患儿均有呼吸循环衰竭、乳酸升高,丙酮酸升高,肌肉活检多见线粒体复合物Ⅰ、Ⅲ、Ⅳ下降,共有2种不同突变类型,错义突变3例,剪接突变1例。结论COXPD-28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系统受累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SLC25A26基因变异是其致病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结局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共113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日龄分为早期治疗组(日龄≤1 d,53例)和晚期治疗组(1 d<日龄≤10 d,60例),回顾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临床结局,并针对神经发育情况随访至12月龄。结果早期治疗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晚期治疗组,纠正胎龄至12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可改善早产儿结局,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断裂残端滑入体内后,经多学科合作,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下行血管内异物取出术,顺利取出导管。患儿术后第2天超声检查见股静脉穿刺处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本文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静脉治疗的多学科协作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的效果及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PPHN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儿治疗措施分为NO组(机械通气+NO)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将NO组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8例患儿,NO组46例,对照组52例。治疗前两组OI、PaO2/Fi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48 h时,NO组OI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24 h、48 h时 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治疗成功组31例,失败组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成功组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及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使用率高于失败组(P<0.05),宫内窘迫发生率、肺出血比例、治疗起始OI值、NO吸入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FOV及PS应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NO吸入可改善PPHN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氧合情况;宫内窘迫、治疗起始OI值高、NO吸入时间长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影响NO吸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FOV及PS应用是其保护性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PICC后发生CRBSI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将细菌感染的患儿分为革兰阴性(G-)菌组和革兰阳性(G+)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PICC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感染时体重、脂肪乳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70例CRBSI患儿,检出70株病原菌。G-菌占50.0%(35/70),以肺炎克雷伯菌(34.3%,12/35)和粘质沙雷菌(34.3%,12/35)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更严重;G+菌占47.1%(33/70),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45.5%,15/33),大多为耐甲氧西林菌株(86.7%,13/15),蜡样芽孢杆菌仅占6.1%(2/33),但2例蜡样芽孢杆菌CRBSI均导致患儿很快死亡;真菌占2.9%(2/70)。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暂停,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休克,G+菌组与G-菌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菌组胎龄、感染时脂肪乳用量均大于G-菌组,感染时体重小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引起的CRBSI多为条件致病菌,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生化检查难以判断感染菌种,但胎龄较大、体重较小、脂肪乳用量较大者更易感染G+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