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腹部脂肪测定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国内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38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6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2例)肝细胞癌行外科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07例,女31例;年龄为51(48,65)岁。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和(或)MRI检查。观察指标:(1)腹部脂肪测定情况。(2)随访情况。(3)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4)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采用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结果(1)腹部脂肪测定情况。238例患者中,139例术后早期复发和99例无早期复发患者的腹部总脂肪、内脏脂肪、皮下脂肪、总脂肪指数、内脏脂肪指数、皮下脂肪指数分别为292(198,355)cm2、153(99,194)cm2、128(95,154)cm2、106(76,130)cm2/m2、(57±27)cm2/m2、46(34,58)cm2/m2和174(114,251)cm2、78(50,110)cm2、88(55,127)cm2、64(42,91)cm2/m2、(30±16)cm2/m2、31(19,46)cm2/m2,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39、-7.87、-5.03、-7.25,t=-9.46,Z=-5.00,P<0.05)。(2)随访情况。238例患者均按计划进行随访。238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6(8,44)个月,139例术后早期复发和99例无早期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1(5,18)个月和36(32,43)个月。(3)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总脂肪、内脏脂肪、皮下脂肪、总脂肪指数、内脏脂肪指数、皮下脂肪指数是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t=-5.88,Z=-7.39、-7.87、-5.03、-7.25,t=-9.46,Z=-5.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脂肪指数是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06,95%可信区间为1.04~1.08,P<0.05)。(4)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ROC结果显示:内脏脂肪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5%可信区间为0.75~0.86,P<0.05),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71.7%。结论内脏脂肪指数是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内脏脂肪指数升高,早期复发风险增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的268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计算NLR、PLR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肌酐(Ucr),以α1-MG/Ucr、β2-MG/Ucr和RBP/Ucr作为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采用χ²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炎性指标与肾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94例)的NLR和PLR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94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8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NLR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NLR、PLR四分位数的递增,患者UACR及RBP/Ucr、α1-MG/Ucr、β2-MG/Ucr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LR、PLR与UACR、RBP/Ucr、α1-MG/Ucr、β2-MG/Ucr均呈正相关(r=0.254~0.385,均P<0.01),与eGFR呈负相关(r=-0.328、-0.151,均P<0.01)。ROC曲线显示,NLR判定UACR>30 mg/g、eGFR<60 ml·min-1·(1.73 m2)-1及肾小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0.679、0.717、0.702、0.737,灵敏度分别为75.29%、85.87%、80.88%、83.74%、85.59%,均优于PLR(AUC分别为0.639、0.639、0.659、0.644、0.676,灵敏度分别为58.05%、75.00%、63.24%、65.04%、58.56%)和hs-CRP(AUC分别为0.597、0.559、0.618、0.644、0.653,灵敏度分别为62.50%、30.12%、63.93%、68.42%、70.87%)。结论NLR和PLR与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密切相关,NLR在综合反映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PLR和hs-CR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膝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1 (SIRT1)及p53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实验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养,无特殊干预;采用石膏固定法将模型组、电针组实验兔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6周制成OA模型。制模结束后解除石膏固定,将电针组实验兔绑于治疗台上给予电针刺激,连续治疗16 d;模型组仅固定于治疗台上且不给予电针刺激。待实验结束后按照Mankin评分标准分别对3组实验兔关节软骨肉眼观、光镜下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进行计分;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细胞SIRT1及p53免疫组化染色灰度值。结果电针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分级、大体形态Mankin评分及HE染色各项Mankin评分均明显优于模型组水平(P<0.05);3组实验兔软骨细胞中均检测到SIRT1及p53表达;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电针组比较,其SIRT1灰度值明显增高(P<0.01),p53灰度值明显降低(P<0.01),表明模型组SIRT1表达较电针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53表达较电针组、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电针干预能有效改善膝OA病理表现,可能与上调软骨细胞SIRT1、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再生等多重途径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增生和移行的差异及紫外线对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转位术的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患者各19例19眼的翼状胬肉组织。6例12眼正常结膜组织来源于同期供体眼球。根据病种和培养取材部位分为鼻侧HPFs(HPFs-N)19例、颞侧HPFs(HPFs-T)19例、单侧HPFs 19例和人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HCFs)12例,分别取自双侧翼状胬肉的鼻侧、双侧翼状胬肉的颞侧、单侧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将以上成纤维细胞分为紫外线照射组和普通光照组,分别接受紫外线B(UVB)和普通光照照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划痕试验检测48 h细胞划痕愈合率,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较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能力的差异。比较紫外线照射组和普通光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生长曲线及α-SMA表达的改变。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可见HCFs及HPFs呈梭形生长。各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1~7 d生长速度逐渐加快,HPFs-N生长最快,HCFs生长速度最慢。在紫外线照射下各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较普通光照组明显加快。4种成纤维细胞不同光照条件下细胞划痕愈合率、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58.064,P<0.05;F细胞类型=326.582,P<0.05.F组别=4.731,P<0.05;F细胞类型=172.813,P<0.05),其中普通光照条件下,48 h后HPFs-N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79.67±0.86)%,明显高于HPFs-T、单侧HPFs和HCFs的(54.04±0.33)%、(64.12±0.21)%和(58.86±0.41)%,HPFs-N的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为(28.87±1.02)%,明显高于HPFs-T、单侧HPFs和HCFs的(13.67±0.23)%、(20.35±1.72)%和(5.1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普通光照组比较,紫外线照射组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划痕愈合率、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侧翼状胬肉鼻侧的成纤维细胞增生移行能力大于单侧翼状胬肉和HCFs,α-SMA表达增多,紫外线照射可以加强体外培养HPFs的增生移行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探讨了对其实施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样本为我院收治的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数量:74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个小组,施以对照组(n=37)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施以研究组(n=37)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研讨。结果:在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中发现,研究组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实施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综合性医院药学部门灾害脆弱性的分析,探讨突发事件对医院医学部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其管理方向。方法:在 Kaise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疫情)爆发时的实际状况,编制了在线调查问卷和纸质调查问卷,在2021年2月份到11月份,评价了样本医院的医药分部的灾害脆弱性,并分析了它们的风险和矩阵分布。结果:突发疾病,药物短缺,职业暴露,信息网络突发故障,个人防护设备短缺,突发医疗纠纷,医院安全事故,火灾,医疗事故,负面新闻等都属于高风险事件。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能为医院各医学机构提供有关风险事件的有效资料,并能为医院医学部门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简介:摘要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少见的可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可能存在酒精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基础疾病。酒精性CPM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但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病例较少报道。本例为出现精神症状的CPM患者,提示精神症状可能是CPM的表现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尽早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以减少对CPM的漏诊、误诊。
简介:摘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首先要从资源开发上展开探讨,努力拓宽思路,找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发资源,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新的教学思路。可以从立足文本、从生活中来、用好校本地方教材等方面寻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作为考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孟鲁斯特与布地奈德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89%,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率为24.44%,实验组复发率为6.67%,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相差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