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平扫、MRI动态增强及减影技术对肝癌介入术后活性成分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60例102个病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所有患者首次介入手术1个月后,行MRI平扫和MR动态增强扫描及减影后处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再对三种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DSA证实活性病灶为45个,无活性病灶为57个;MRI平扫后活性病灶检出30个(66.67%);动态增强扫描后活性病灶检出38个(84.44%);减影后活性病灶检出44个(97.78 %)。MRI平扫诊断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活性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79.17%;动态增强诊断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活性的灵敏度为84.44%,特异度为89.06%;减影技术诊断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活性的灵敏度为97.78%,特异度为98.28%。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后减影技术有助于肝癌介入术后活性成分的判断。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它被认为是一种“经典的”基底节疾病,故大多数关于PD的研究都集中在基底神经节,而小脑常被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证据均表明小脑在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发现PD患者小脑结构与功能MRI均存在明显的改变,且这些改变与运动、认知、睡眠功能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PD患者小脑结构与功能MRI的改变进行总结,结果发现PD患者小脑存在明显的灰质萎缩,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自发性神经元活动的异常以及灌注模式的改变等。但是目前为止,有关PD患者小脑结构与功能MRI改变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还没有一种有关PD特异的萎缩模式或相关的特异性影像指标。未来有望从小脑的角度出发,寻找早期诊断PD的敏感性神经影像生物标记物。
简介:摘要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熟知的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失衡。随着MR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从小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角度对癫痫发生机制进行探索,目前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癫痫患者的小脑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本文针对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影像学中小脑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改变。对既往研究进行总结,发现TLE患者小脑体积萎缩、小脑与大脑之间白质通路和小脑-海马相关联系的改变、小脑与大脑部分脑区功能连接障碍以及小脑在警觉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等网络中的作用。小脑还与TLE患者认知能力、执行控制能力、语言能力及记忆力的减退有关。同时小脑的灌注和代谢也存在异常。利用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进一步阐明小脑在TLE中发挥的作用,揭示TLE的病理生理机制,使小脑在未来成为TLE的潜在治疗靶点成为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两侧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脑功能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NE儿童以及33例健康儿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选取两侧PVT为ROI,通过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voxel-b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voxel-FC)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脑功能差异。结果对比正常对照组,NE组左侧PVT与脑干(t=-3.76,P<0.05)、左侧颞中回(t=-4.35,P<0.05)功能连接下降,与左侧小脑脚Ⅰ区及Ⅱ区(t=4.18,P<0.05)、右侧中央后回(t=3.90,P<0.05)功能连接增加。右侧PVT与左侧颞上回(t=-3.73,P<0.05)功能连接下降,与右侧中央前回(t=4.09,P<0.05)功能连接增加。结论NE儿童PVT与全脑多个脑区存在自发性功能连接改变,这可能是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中枢神经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系统性探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运动网络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改变,并观察频率特异性FC模式。材料与方法经过严格质控,最终前瞻性纳入28例PD患者与34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整合来自模板的双侧小脑(Ⅳ~Ⅴ、Ⅵ、Ⅷ小叶)、黑质、基底节(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运动皮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共计36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组成PD特异性运动网络,使用常规低频(0.01~0.1 Hz)以及slow-3(0.073~0.198 Hz)、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27 Hz)子频段下的FC分别构建连边。经过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探究频率特异性FC改变模式。使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观察异常FC与临床运动及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在常规低频下展现了广泛的FC减低。在P=0.01的连边阈值与P=0.05的子图阈值下,观察到包含22个ROI和29条连边的子图(P=0.017),其中网络间连接以丘脑-小脑-基底节为著,以及黑质-壳核、中央后回-小脑的连接。网络内连接主要集中于小脑双侧Ⅵ小叶间、双侧壳核间、双侧中央旁小叶与右侧中央后回。在P=0.05的连边与子图阈值下与常规低频对比,slow-4展现了更多的丘脑-基底节的FC改变。slow-5频段的特异连边主要集中在“小脑-黑质-基底节-丘脑”的网络间连接。slow-3频段未发现异常FC。常规低频下,丘脑-苍白球及壳核间FC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Ⅲ, UPDRS-Ⅲ)呈负相关(Pcorrected=0.04及Pcorrected<0.01)。结论PD患者表现了整合运动网络复杂且广泛的FC受损,并且具有频率特异性改变模式。包含“小脑黑质-基底节-丘脑-运动皮层”多环路的脑网络功能异常可能是PD运动障碍的神经病理学机制之一,而纹状体、丘脑等皮层下结构可能具有疾病诊断与监测的潜在生物学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分娩和年龄对正常女性尿道括约肌复合体及肛提肌结构的影响变化,为分析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103例无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志愿者,根据有无分娩史分为正常对照组24例和经产妇组79例,然后再将经产妇组按年龄段分为≤30岁组(19例)、31~44岁组(22例)、45~59岁组(27例)和≥60岁组(11例)四个亚组。采用二维扩散加权横断自旋梯度回波(spin-echo-gradient-recalled echo,SE-GRE)脉冲序列对所有受试者行盆底DTI检查,测量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纵行肌、耻骨直肠肌及髂尾肌肌纤维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三个特征值(λ1,λ2,λ3),分析分娩史及不同年龄对尿道及肛提肌的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经产妇组中≤30岁组耻骨直肠肌FA值较正常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P=0.030);(2)经产妇组中不同年龄组间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ADC值、λ2值及λ3值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47、4.105、3.596,P=0.018、0.009、0.017),尿道中段纵行肌DTI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产妇组中不同年龄组间耻骨直肠肌FA值、ADC值、λ1值及λ2值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71、6.051、6.672、3.688,P<0.001、P=0.001、P<0.001、P=0.013);(4)经产妇组中不同年龄组间髂尾肌FA值、ADC值及λ3值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76、3.110、5.175,P=0.001、0.028、0.002)。结论分娩史主要影响耻骨直肠肌的微观结构,年龄因素对尿道环形括约肌及肛提肌微观结构的改变有一定的影响,DTI技术对观察盆底肌结构和评估微结构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出现的相关因素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 MCA区域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为FVH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又依据FVH的分布情况分为3个级别。此外,阳性组血管狭窄程度3级的22例患者7 d后复查(根据MRA表现分为血管再通组和未再通组),并进行了90 d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根据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和不良组(mRS> 2)。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影响FVH出现及级别的因素。血管再通组和未再通组之间FVH消失的情况及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的基线FVH级别、治疗后FVH消失、血管再通情况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采用t检验。结果FVH阳性组和阴性组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危险因素及Willis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症状-MRI检查时间、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及梗死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1、0.011、0.000、0.000)。阳性组不同级别间仅梗死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30)。复查血管再通组和未再通组之间FVH的消失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之间基线NIHSS评分及治疗后FVH消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基线FVH级别及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P=0.080)。结论患者症状-MRI检查时间、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梗死面积是影响FVH出现的重要因素。治疗后FVH的消失可以预测闭塞血管再通,且患者预后与基线NIHSS评分、治疗后FVH消失情况有关,基线NIHSS评分低、治疗后FVH消失提示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