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T-LGLL)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例T-LGLL合并GBS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6岁,淋巴细胞增高15年未行特殊治疗,确诊T-LGLL后,予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方案化疗,化疗中患者红细胞计数降低,减量CsA同时给予泼尼松治疗,后因患者不耐受,调整为环磷酰胺(CTX)+MTX方案化疗。化疗期间患者出现肠道和肺部感染,后出现肌力下降、发音含糊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查体双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未引出。脑脊液:总蛋白1.187 g/L;无色、透明、无凝块;Pandy实验阴性;白细胞计数0×109/L;结合临床表现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确诊GBS,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出院后口服CsA+CTX治疗1年,血象稳定,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结论T-LGLL合并GBS罕见,发病可能与T-LGLL患者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以及化疗后免疫抑制合并感染有关。治疗除对原发病及感染控制外,针对GBS的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也非常必要。

  • 标签: 白血病,T细胞,大颗粒 格林-巴利综合征 蛋白-细胞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伴有T315I突变的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接受CD19 CAR-T治疗的伴T315I突变的复发难治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4岁男性,2017年1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CML)并开始口服伊马替尼,4个月后转化为B-ALL,因检出E355G耐药基因突变调整治疗药物为达沙替尼,同时行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后序贯巩固化疗3次。患者CR半年后复发并检出T315I突变,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随后接受CD19 CAR-T治疗(细胞数1.0×109,活性度98%),输注前予FC(氟达拉滨每天30 mg/m2,第1天至第3天;环磷酰胺每天200 mg/m2,第1天至第3天)方案预处理,输注后发生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AR-T治疗后半个月评估原发病达CR,CR后1个月成功行脐带血移植。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已达396 d。结论对于复发难治B-ALL合并T315I突变的患者,CAR-T治疗可能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T315I突变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全球结核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球出现900万例新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且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不断传播,新发病例数达48万例,共有150万例患者死于结核[1]。作为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严重,而正确诊断和治疗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潜伏性结核感染)则能有效降低活动性结核的发病例数,

  • 标签: 干扰素γ释放试验 结核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人的效果及临床评定。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84例老年糖尿病人根据随机表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首次用药至血糖达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空腹C肽水平。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用药至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空腹C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糖水平、空腹C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人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空腹C肽水平,加速血糖达标,提高血糖达标率,是老年糖尿病人的理想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老年糖尿病病人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邯郸农村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常见致盲性眼底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2006年在河北省邯郸市农村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抽取6 830例研究对象,随访6年,观察致盲性眼底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常见致盲性眼底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瞻性队列研究。2006年,6 830人参与基线调查,男3 163人(46.31%),女3 667人(53.69%),年龄30~97(52.3±12.2)岁;其中患有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慢)者3 435例,患病率为50.29%。此外,患有常见致盲性眼底1 250例,患病率为18.30%。4 118人基线不患有常见致盲性眼底,并参与了第6年随访。6年中,共新发致盲性眼病247例,9%(171/1 899)的慢病患者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而基线者中仅3.42%(76/2 219)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χ2=56.504,P<0.001)。常见致盲性眼底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5,95%CI:1.028~1.062,P<0.001)、眼压(OR=1.064,95%CI:1.014~1.116,P=0.011)和基线患有慢(OR=1.749,95%CI:1.288~2.375,P<0.001)是常见致盲性眼底的危险因素。计算上述3个危险因素对模型的解释比例,结果显示,年龄、眼压和慢对模型的解释比例分别为0.436、0.084和0.511。结论邯郸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常见致盲性眼底的患病率较高,2006至2012年,每年约有1.5%的慢病患者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慢增加了致盲性眼底的患病风险,且作用较年龄和眼压更强。

  • 标签: 眼疾病 致盲性眼底病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发病率
  • 简介:摘要:无级变速器通常分为金属带式、摆动铰链式、锥盘滚轮式3种,其中,圆齿轮无级变速器利用齿轮啮合取代了传统无级变速器利用钢带实现无级变速的方式,可用于高转速、大转矩的工作环境;进而实现无级变速。但是其高速运转时会产生惯性力矩。因此,对圆齿轮无级变速器力矩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非圆齿轮 无级变速器 力矩特性
  • 简介:摘要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是指持续时间≥4个月的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不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最低诊断标准,并且不能归类于任何其他血液血液系统疾病的一类疾病的总称。随着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发展,部分ICUS患者可被鉴别诊断为意义不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CCUS),其具有克隆性造血等与早期MDS相似的临床特征。大部分ICUS患者病程呈惰性,部分患者可进展为MDS、急性细胞白血(AML)等髓系肿瘤。笔者通过对ICUS及CCUS的定义、发病机制、预后与随访管理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对ICUS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克隆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诊断,鉴别 疾病恶化 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
  • 作者: 张青 郭君红 周俪姗 董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31000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43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30030
  • 简介:摘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慢性肝病,有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女性绝经后,在年龄增加、内分泌和代谢改变多重因素作用下,增加了包括NAFLD在内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现对近年来关于女性绝经后NAFLD的研究展开综述,以阐述女性绝经后NAFLD的流行学特征,NAFLD与女性绝经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可行的防治方法。

  • 标签: 绝经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雌激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1999至2018年收治的8例JGCT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7例女性,1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大8岁,最小2个月。JGCT表现为粒层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弥漫性或滤泡样增生,瘤细胞常出现黄素化,一般不见Call-Exner小体。细胞核具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常见,罕见核沟。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CD99、α-抑制素、Calretinin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阴性。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年,均健康存活。结论JGCT为一种少见的肿瘤,细胞异型性较明显。睾丸JGCT预后良好;卵巢JGCT的预后可能取决于临床分期和年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哮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心理状态改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06月我院抢救的急性哮喘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院前急诊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统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评估心理状态指标。结果经急诊护理干预,患者均抢救成功,无哮喘死亡病例,均好转出院;患者心理状态显著改善。结论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哮喘患者抢救成功有重要价值,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哮喘 院前急诊护理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指标,观察组则加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应用,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及来那度胺方案治疗老年原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1例伴有多个预后不良因素且对免疫化疗耐药的老年DLBCL患者的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70岁,因右颈部肿物,活组织检查确诊为DLBCL,接受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及来那度胺方案治疗后疾病快速获得缓解,且缓解时间持久,同时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及来那度胺方案治疗老年不适合自体移植的复发难治DLBCL患者安全有效,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老年人 难治 泽布替尼 来那度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