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是肺水肿的一种形式,可以迅速导致呼吸衰竭。也称为休克肺、僵硬肺、白肺、湿肺或DaNang肺,它可继发于直接或间接性肺损伤。目的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综合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胡桃夹综合(NCS)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的NCS患者4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行超声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术前超声显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为(21.29±4.53)°,术后为(47.42±7.45)°,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术前可见左肾静脉明显受压,最细处内径仅为(1.51±0.49)mm,且血流峰值速度为(143.92±50.40)cm/s;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左肾静脉受压狭窄处明显扩张,未见高速血流;术后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肾门处左肾静脉血流速度、精索静脉内径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01)。与超声检查结果类似,CTA亦发现术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较术前显著增大[(17.59±4.56)°对(52.27±9.01)°,P<0.001],术前CTA测得左肾静脉受压处内径为(2.09±0.86)mm,术后明显扩张,肾门处左肾静脉内径治疗后显著减小(P<0.001)。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评估NCS患者3D打印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前后的左肾静脉受压情况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种可靠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胡桃夹综合征 3D打印 血管外支架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抑制剂相关垂头综合(DH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20日),收集报道MEK抑制剂致DHS的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原发病、MEK抑制剂应用情况、DH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例,美国4例,法国2例,德国1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56~76岁;原发病为黑色素瘤者6例,Erdheim-Chester病1例;所用MEK抑制剂为司美替尼者3例,考比替尼2例,比美替尼和曲美替尼各1例。首次用药至发生DHS的时间为0.5~20个月,中位时间1(1,2)个月;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颈伸肌无力和抬头受限,可伴有颈部僵硬,疼痛可扩散至肩部、头枕部,个别表现为肩胛间疼痛。诊断DHS时7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均升高(150~1 011 U/L)。诊断DHS后,5例患者停服MEK抑制剂,DHS症状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4周,DHS症状未缓解,停服MEK抑制剂,DHS症状改善。7例患者DHS症状缓解、血清CK恢复正常的时间为停药后14~30 d。3例患者减量再次用药,1例DHS未复发;2例DHS轻度复发,可自行缓解或维持病情稳定。结论MEK抑制剂相关DHS多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伴有血清CK升高。及时停药,DHS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血清CK水平可恢复正常。

  • 标签: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多肌炎 肌酸激酶 垂头综合征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威远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内江642450
  • 简介:消化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胃炎、结肠炎、胃食管反流、胰腺炎、胃溃疡等,都是目前发病风险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消化不良,减弱患者的食欲,降低其生活质量。若耽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可能引起癌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消化内镜进行诊断,特别是超声内镜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误诊率、错诊率、漏诊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标签: 消化内镜;诊断新技术;超声内镜
  • 作者: 张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医院影像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诊断疑似患有痛风的患者时,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辅助诊断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从进入本院诊疗的疑似痛风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并均应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与诊断。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结果,此技术的特异性达到94.44%、敏感度达到92.86%、准确率达到93.33%;结晶位置分布在双足(38.10%)、膝盖(30.95%)、双手(23.81%)、肘部(7.14%)。结论:在诊断痛风疾病患者时可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为医师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痛风;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效果,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法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成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内容主要对肩袖损伤职业康复中综合康复疗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具体探究。方法:调研内容主要选定肩袖损伤病症,纳入符合要求的病例有88例,均在2021年12月—2022年11月阶段到院诊疗。根据抽签方式分组,实施常规康复手段患者为参考组,落实综合康复手段的患者为研究组。主要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实际评分(FDSS)以及临床实际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康复手段的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实际评分(FDSS)以及临床实际疗效,优于实施常规康复手段的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综合康复疗法干预,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水平,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在实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肩袖损伤 职业康复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是近几年来新研究出一项技术,主要是通过无创直接反映出肿瘤的毛细血管生成以及血管的通透性等相关信息,这一技术对于前列腺癌这一症状的检测,定位以及治疗也被广泛地运用这,对此,本文就针对mri基本原理等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mri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蓝光成像(blue laser imaging,BLI)内镜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筛查出的253处结直肠黏膜形态或色泽发生异常改变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WLE、联动成像(linked color imaging,LCI)、蓝光成像对比(BLI-contrast)、亮蓝光成像(BLI-bright)模式检查,依据2010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以内镜治疗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WLE、LCI、BLI-contrast、BLI-bright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采用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比较LCI、BLI-contrast、BLI-bright与WLE模式诊断的效果。结果病理检查显示WLE、LCI、BLI-contrast、BLI-bright对于癌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9.1%、84.2%、89.9%、97.1%,特异度分别为69.3%、74.6%、91.2%、95.6%。WLE、LCI、BLI-contrast、BLI-bright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病灶分别占74.7%(189/253)、79.8%(202/253)、90.5%(229/253)、96.4%(244/253),Kappa值分别为0.487、0.591、0.809、0.928。与WLE相比,LCI、BLI-contrast、BLI-bright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LCI、BLI-contrast、BLI-bright模式可提高内镜下诊断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诊断 蓝光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在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与疗效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同时行胸部低剂量CT平扫与X线平片检查,分析X线胸片及LDCT影像学征象及动态随访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CT表现为肺炎实变9例(29.2%),孤立结节或肿块7例(25.9%),磨玻璃样密度影4例(14.8%),多发结节4例(14.8%),肺内渗出病变伴脊柱骨质破坏3例(11.1%);LDCT在肺内病灶检出率上高于X线胸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缺乏特征性,低剂量CT在病灶检出和动态观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更准确的评估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肺结核 不典型 低剂量 CT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以提高对NCP的认识,降低漏诊及误诊率。方法选取2020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临床诊断的54例NCP患者,根据实时荧光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差异。结果2019-nCoV核酸阳性组患者31例,阴性组23例;阳性组和阴性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发热(分别为80.64%和86.96%)、畏冷寒战(分别为61.29%和52.17%)、咳嗽(分别为80.64%和95.65%)、乏力(分别为61.30%和56.52%)、胸闷(分别为77.42%和73.91%),其他症状包括头痛、肌痛、呼吸困难、腹泻、恶心呕吐等。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主要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正常、乳酸脱氢酶增高、氧合指数降低。两组患者的胸部CT检查均以双侧受累为主。除呼吸困难症状外,两组患者其余临床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NCP核酸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类似,但呼吸困难症状多出现于核酸阳性组,所以我们应提高对NCP核酸检测的认识,以防漏诊及误诊;另外需进一步寻找更快速准确确诊NCP的手段及方法。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降血糖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对1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营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手段进行综合性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均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结论综合性治疗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打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理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个性化综合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对于产前诊断意外检出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基因重复/缺失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5 025份无DMD家族史产前诊断样本中,经aCGH检出的31例DMD基因重复/缺失病例。同时使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对胎儿及孕妇进行验证,并参考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对检出DMD基因重复/缺失进行致病性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例(0.62%,31/5 025)DMD基因重复/缺失中,25例≤200 kb,6例>200 kb;缺失24例,重复7例;外显子重复/缺失19例,内含子重复/缺失12例。对31例变异按照ACMG五分类评分,致病性变异17例,致病不明/可能良性/良性变异14例。检出的19例外显子变异中,17例为DMD基因内部变异,2例涉及DMD基因内部及以外区域变异,经MLPA技术验证,均获得阳性结果。结论aCGH技术检出的DMD基因外显子区域重复/缺失真实可信,对DMD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对于同时涉及DMD基因内部及以外区域变异的病例,aCGH能够明确DMD基因上下游断裂点区域,为ACMG分级提供依据。

  • 标签: 肌营养不良,杜氏 比较基因组杂交 产前诊断 遗传变异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外科手术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对胃癌外科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队列研究方法,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专病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行胃癌外科手术治疗的4 51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依据治疗时间段分为第1时期段组(2000—2006年,胃癌规范化外科治疗探索阶段,967例);第2时期段组(2007—2012年,胃癌规范化外科治疗应用阶段,1 962例);第3时期段组(2013—2016年,胃癌规范化外科治疗策略优化与多学科治疗体系应用阶段,1 587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之间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差异。随访预后信息更新截止至2020年1月1日。全组病例最终随访率88.9%(4 016/4 516),中位随访时间51.58个月。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绘制,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第1、第2和第3时期段组D2/D2+淋巴结清扫比例分别为14.4%(139/967)、47.2%(927/1 962)和75.4%(1 197/1 58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210,P<0.001);近端胃切除比例分别为19.8%(191/967)、16.6%(325/1 962)和8.2%(130/1 58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20,P<0.001);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 ml、100 ml和100 ml,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H=1 126.500,P<0.001)。同时还发现,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第1、第2和第3时期段组分别为14枚、26枚及30枚,3组呈显著增加趋势(H=987.100,P<0.001)。生存分析显示,第1、第2和第3时期段组患者预期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3%、55.2%和62.8%,且第3时期段组与第1时期段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时期段(第3时期段组比第1时期段组,HR=0.820,95%CI:0.708~0.950,P=0.008)、接受术后辅助治疗(HR=0.696,95%CI:0.631~0.768,P<0.001)以及非上部肿瘤(HR=0.884,95%CI:0.804~0.973,P=0.01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积极因素,而患者发病年龄≥65岁(HR=1.189,95%CI:1.084~1.303,P<0.001)、姑息性手术切除(HR=1.538,95%CI:1.333~1.776,P<0.001)、肿瘤长径≥5 cm(HR=1.377,95%CI:1.239~1.529,P<0.001)、肿瘤大体分型为Ⅲ~Ⅳ型(HR=1.165,95%CI:1.063~1.277,P<0.001)及肿瘤TNM分期Ⅱ~Ⅳ期(Ⅱ/Ⅰ:HR=1.801,95%CI:1.500~2.162,P<0.001;Ⅲ/Ⅰ:HR=3.588,95%CI:3.028~4.251, P<0.001;Ⅳ/Ⅰ:HR=6.114,95%CI:4.973~7.516,P<0.001)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规范化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实施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提高了胃癌外科诊疗质量,改善了胃癌患者的治疗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规范化外科治疗 淋巴结清扫 多学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