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青壮年患者中的患病率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因非接触性ACL损伤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资料。将102例患者设为ACL损伤组,其中男61例,女41例;年龄(31.9±6.1)岁;Tegner运动能力评分为(6.1±1.9)分。招募同期市内102名无膝关节ACL损伤的市民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30.3±7.2)岁;Tegner运动能力评分为(6.0±2.1)分。采用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和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AJFAT)评估受试者是否存在自觉FAI,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采用CAIT评分,ACL损伤组的FAI患病率52.9%(54/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33/102);采用AJFAT评分,ACL损伤组患者的FAI患病率59.8%(61/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2%(40/102);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AIT评分、AJFAT评分分别判定,FAI与ACL损伤呈负相关(r=-0.159,P=0.023;r=-0.215,P=0.002)。结论ACL损伤患者中FAI患病率较高,ACL损伤与FAI存在一定相关性,FAI可能易引发ACL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人踝关节外踝韧带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踝关节扭伤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3侧成年国人尸体踝关节标本外踝韧带进行应用解剖观察,其中男34侧、女9侧,左踝20侧、右踝23侧。观察距腓前韧带(ATFL)、跟腓韧带(CFL)、外侧距跟韧带(LTCL)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各韧带止点的相互关系,并在中立位上测量其长、宽、厚等基本参数。结果43侧踝关节标本外踝韧带解剖发现,ATFL呈双束者最多,占65.1%(28/43),单束和三束者分别占27.9%(12/43)和7.0%(3/43)。ATFL和CFL在腓骨起点处无纤维联系者11踝(1型,25.6%),存在部分纤维融合者25踝(2型,58.1%),纤维完全融合者7踝(3型,16.3%);ATFL单束者中的1型占5/12,双束和三束者中的2型分别占67.9%(19/28)和2/3。中立位上测得双束ATFL的下束长度为(15.15±2.84)mm,短于单束ATFL长度(18.83±3.07)mm、双束ATFL的上束长度(18.98±2.16)mm以及三束ATFL的上束长度(19.65±1.72)mm和中束长度(18.25±1.5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12, P<0.01);但与双束ATFL的平均长度(17.07±2.16)mm以及三束ATFL的平均长度(18.52±1.47)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33, P>0.05)。单束ATFL宽(6.91±1.21)mm,比双束和三束ATFL韧带中各分束更宽(F=12.211, P<0.01),但要明显窄于双/三束ATFL韧带总宽度(F=29.073, P<0.01)。所有标本CFL均呈单束,其长、宽、厚分别为(26.98±2.41)mm、(5.03±0.89)mm、(2.33±0.50)mm,不同ATFL分型中的CFL长、宽、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84、0.248、1.249, P值均>0.05)。LTCL存在于46.5%(20/43)的踝关节标本中(均为单束),止点部位直接或以薄层纤维组织黏附于ATFL或(和)CFL,LTCL长(25.99±1.86)mm、宽(4.26±0.47)mm。结论国人踝关节ATFL以双束纤维组成为主,其次为单束,再次为三束。ATFL和CFL的基本参数和腓骨上止点关系可以为解剖修复外踝韧带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临床上采用LTCL(增强)修复外踝韧带时尚需考虑该韧带的变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锥术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钻孔组(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治疗)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0~57岁;损伤面积0.6~1.4 cm2;根据Berndt和Harty基于X线片的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分期标准: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6例,Ⅳ期3例。微骨折组(关节镜下微骨折锥术治疗)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4~55岁;损伤面积0.5~1.5 cm2;Berndt和Harty的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分期:Ⅰ期10例,Ⅱ期11例,Ⅲ期8例,Ⅳ期2例。通过比较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踝关节运动评分(AAS)和Berndt和Harty提出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分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57例患者术后获13~2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AOFAS评分、AAS评分、Berndt和Harty提出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2.2±1.6)、(2.1±1.4)分]、AOFAS评分[(89.1±6.3)、(90.4±5.8)分]、AAS评分(6、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8.5%(23/26)和90.3%(2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20)。结论关节镜下克氏针钻孔术和微骨折锥术在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中均能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疗效基本相似,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