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在电视上看见有报道说,陨石有可能落到地球上来。为了地球的安全,我想应该发明一种电力超生波火箭。如果陨石要落到地球上来,就让电力

  • 标签: 电力超声波 超声波火箭
  • 简介:摘要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成像(BOLD-fMRI)可以分析胎儿大脑的神经活动信号,以获得胎儿脑功能发育的信息。BOLD-fMRI可以检测并有助于理解胎儿脑功能发育,目前已有重要研究结果,但仍需将胎儿脑功能参数及出生后神经行为表现联系起来,以提高其预测及应用价值。大规模纵向研究、融合多模态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评估胎儿大脑发育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热点。本综述中,笔者总结了胎儿BOLD-fMRI任务态研究、静息态功能连接及功能网络、胎儿BOLD-fMRI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 标签: 胎儿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连接 脑功能网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腺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3年1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且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PE腺瘤15例(15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眼部超声影像图中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的肿瘤内血流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5.7±10.2)岁,范围25~58岁。出现最多的症状是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11例),其他包括眼前黑影或遮挡感(3例)和无症状(1例);1例患者存在既往眼部外伤史,其余患者均没有明确眼部外伤史。RPE腺瘤生长部位分散。超声检查示肿瘤最大基底径(8.07±2.75)mm,高度(4.02±1.81)mm;形态多为陡峭隆起的圆顶形(6例),边缘不光滑,内部呈中或低回声,其中2例肿瘤内部可见挖空征;无脉络膜凹陷;可继发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混浊;CDFI检查示肿瘤内可见血流信号。结论RPE腺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是多为陡峭隆起的圆顶形态、边缘不光滑、无脉络膜凹陷,可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视网膜肿瘤 视网膜色素上皮 腺瘤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疑似颈部淋巴瘤的98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图像。所有患者均取得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分析颈部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一检查方式及多模态超声对颈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果98例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结果为:淋巴瘤58例,转移性淋巴结14例,淋巴结结核13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3例。二维超声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63.8%、60.0%、62.2%。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2.4%、72.5%、76.5%。应用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的多模态超声联合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9.3%、82.5%、80.6%,高于单一检查方法。颈部淋巴瘤二维超声图像中低或极低回声背景下见条状、网格样回声(38/58,65.5%)及超声造影弥漫性增强(47/58,81.0%)、峰值时呈均匀增强(53/58,91.4%),与非淋巴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淋巴瘤组实时弹性成像评分≤2分的占46.6%(27/58),弹性成像评分≥3分的占53.4%(31/58),与非淋巴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评分不能有效区分淋巴瘤。结论多模态超声检查的应用可为颈部淋巴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避免了单一超声模式的局限性,尤其超声造影暴风雪样增强与二维超声淋巴结呈低回声背景下条状或网格状回声的特征,更有助于对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 标签: 淋巴瘤 超声检查 多模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颈部淋巴瘤预测模型,评价超声影像组学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294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应用影像组学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按照7∶3的比例分配到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最优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并与高年资超声主治医师的诊断相比较,以期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294例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结果:95例为淋巴瘤(其中3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63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99例为非淋巴瘤(其中转移性淋巴结34例,淋巴结结核6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98例)。从灰阶超声图像中提取出107个特征,经过预处理及筛选其中5个特征与淋巴瘤显著相关。运用筛选出的5个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队列及验证队列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35、85.1%、85.7%、85.5%,0.793、82.1%、83.1%、82.8%,高年资超声主治医师诊断颈部淋巴瘤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714、65.3%、79.9%、75.2%。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优于高年资超声主治医生诊断(AUC:0.793对0.714,Z=0.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提供更多的淋巴瘤诊断信息,对颈部淋巴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其诊断效能优于高年资超声主治医师。

  • 标签: 超声检查 淋巴结 淋巴瘤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癌栓是否合并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发现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癌栓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中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典型增强模式判断癌栓是否合并血栓,并最终取得术后病理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评估癌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60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均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根据病理结果,下腔静脉癌栓合并血栓者10例(16.7%),其中术前超声造影漏诊2例,另有2例癌栓头部坏死组织被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误诊为血栓。术前与术中超声造影评估癌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6.0%、93.3%、80.0%、96.0%和100.0%、96.0%、96.7%、83.3%、100.0%。结论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癌栓是否合并血栓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下腔静脉 癌栓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栓及狭窄时应用彩超的价值。方法:抽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且透析流量不足的患者4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彩超检查,统计检查结果并计算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研究对象中,静脉端血栓形成、吻合口内瘘血栓形成分别有12例和8例,静脉端非血栓性狭窄及吻合口内瘘非血栓性狭窄分别有14例和7例,其余4例患者,彩超检查结果为无明显血栓形成及狭窄,其中,有2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诊断为中心静脉狭窄。彩超诊断血栓性狭窄的准确率:100%,非血栓性狭窄的准确率:93.33%,血栓性狭窄+非血栓性狭窄的准确率:95.56%。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有并发血栓及狭窄的风险,利用彩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UTMD)技术联合藤黄酸(G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用不同浓度(分别为0、0.5、1.0、2.0、4.0、6.0 μg/ml)的藤黄酸加入培养基培养细胞,筛选合适的藤黄酸浓度(2.0 μg/ml),将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GA+微泡+超声组、GA+超声组、GA+微泡组、单用GA组、单用超声辐照组、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组间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UTMD联合G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显著大于对照组与单用GA组,当处理时间为24、36、48 h时,GA+微泡+超声组的生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0.755±0.017比0.007±0.001、0.892±0.010比0.008±0.001、0.934±0.003比0.011±0.001,t=60.489、120.670、358.247,P<0.05)、单用GA组(0.755±0.017比0.357±0.012、0.892±0.010比0.462±0.024、0.934±0.003比0.638±0.004,t=26.643、23.719、89.0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A+微泡+超声组的凋亡率和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凋亡率:(32.21±1.30)%比(3.33±0.09)%,G2/M细胞比例:(56.97±0.31)%比(18.25±0.76)%,t=31.217、66.391,P<0.05]、单用GA组[凋亡率:(32.21±1.30)%比(24.19±1.30)%,G2/M细胞比例:(56.97±0.31)%比(28.43±0.40)%,t=6.155、80.32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TMD可明显提升藤黄酸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 标签: 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 藤黄酸 人结肠癌 HCT116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UTMD)技术联合藤黄酸(GA)治疗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疗效。方法将兔结肠癌VX2细胞株植入兔右侧大腿构建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干预方式的不同将24只荷瘤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GA组、单用超声辐照组、GA+超声辐照组、GA+微泡组、GA+微泡+超声辐照组6组,每组4只,施加干预后取出瘤块,测量肿瘤体积与重量并行病理检测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比较各组抑瘤疗效,两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干预后超声辐照组肿瘤体积与重量略低于对照组[(4.30±0.32) cm3比(4.54±0.73) cm3、(4.49±0.32) g比(4.74±0.72) g,t=0.597、0.613,P>0.05)],抑瘤率为5.27%;单用GA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3.50±0.40) cm3比(4.54±0.73) cm3、(3.70±0.38) g比(4.74±0.72) g,t=2.502、2.521,P<0.05],抑瘤率为21.94%;GA+微泡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3.16±0.41) cm3比(4.54±0.73) cm3、(3.32±0.41) g比(4.74±0.72) g,t=3.319、3.394,P<0.05],抑瘤率为29.96%;GA+超声辐照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2.99±0.27) cm3比(4.54±0.73) cm3、(2.99±0.45) g比(4.74±0.72) g,t=4.005、4.093,P<0.05],抑瘤率为36.92%;GA+微泡+超声辐照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低于对照组[(2.30±0.33) cm3比(4.54±0.73) cm3、(2.27±0.37) g比(4.74±0.72) g,t=5.618、6.077,P<0.05],抑瘤率为52.11%。将GA+微泡+超声辐照组与单用GA组、GA+超声辐照组及GA+微泡组比较,其移植瘤体积与重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5、5.399;3.225、2.478;3.248、3.821,P<0.05)。病理检测结果提示:对照组肿瘤组织无明显坏死,坏死评分0分;随着干预条件改变,超声辐照组、单用GA组、GA+微泡组、GA+超声辐照组以及GA+微泡+超声辐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坏死评分分别为1分、2分、3分、3分、4分,坏死程度逐组递增。最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移植瘤细胞显微结构,其结果和病理检测结果保持一致。结论UTMD联合藤黄酸可有效抑制兔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 标签: 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 藤黄酸 结肠癌 兔移植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