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磁共振神经成像来评价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压迫部位与疼痛区域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神经血管压迫部位分为上侧和下侧,由2名放射科主治医师对其进行分类,使用Kappa检验评价两组分类的一致性,运用χ2检验计算压迫位置与疼痛区域间的优势比(odds ratio, OR)值。结果两组分类的Kappa值>0.75,分类的一致性好;来自神经上侧的压迫较来自神经下侧的压迫发生眼支区域疼痛的OR值为1.53,95% CI为1.13~2.07,P<0.05。结论来自三叉神经根上侧的压迫更可能是造成眼支区域疼痛的原因,当影像上发现压迫位置与疼痛分布不符时,避免对此类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需行外周神经成像并详细询问病史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容积采集技术神经形态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18~80岁,性别不限,均行3.0T磁共振常规及容积成像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予以最大程度显示三叉神经节前段、三叉神经节及节后段分支,评价病变区域三叉神经的走行、形态、边界、信号、邻近组织及增强的显示情况,并做出诊断。结果46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神经血管冲突者17例次,其中神经血管压迫者11例次,神经血管接触者6例次,而非症状侧存在神经血管冲突者8例次;炎性病变者27例次,其中多发性硬化者3例次,三叉神经节改变者2例次,其余均位于三叉神经颅外段;占位性病变者2例次;既往手术史者2例次。无异常者5例(10.9%),但都具有三叉神经痛相关症状;多因素引起的三叉神经痛28例(60.9%);单因素引起者13例(28.2%)。结论磁共振三维容积采集技术神经形态成像有助于三叉神经从脑干到其颅外分支的显示,有利于潜在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疗评估,为临床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诊断和治疗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式化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4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6例,女68例;年龄为59(17~86)岁。所有患者行模式化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5年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12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1)手术情况:1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模式化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中6例术前行肠道支架置入(因肿瘤导致肠梗阻),3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1例行Hartmann手术。17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7(80,106)min,术中出血量为45(25,60)mL,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为5(3,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8)d。(2)术后并发症情况:174例患者中,1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和(或)脂肪液化4例,吻合口漏3例,不全性肠梗阻2例,腹腔出血、乳糜漏、肺部感染各1例。2例吻合口漏患者行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腹腔出血患者行剖腹探查腹腔成功止血。1例高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174例患者中,肿瘤TNM分期Ⅰ期27例,Ⅱ期68例,Ⅲ期77例,Ⅳ期2例;肿瘤高分化9例,中分化107例,低分化58例。174例患者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9(15,23)枚,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为0(0,2)枚,肿瘤长径为4(3,5)cm。174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79例,癌结节21例,脉管侵犯35例,神经侵犯29例。(4)随访情况:174例患者中,15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7(1~70)个月。157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20例出现肿瘤转移,其中9例多发转移、5例肝转移、4例肺转移、骨转移和脾脏转移各1例。157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80.8%。结论模式化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