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次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ICC患者资料。最终入组167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63例,年龄(60.3±10.9)岁。收集患者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判读结果。采用单因素及LASSO回归筛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ICC术后生存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ICC预后评估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和验证。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肿瘤TNM分期高、肿瘤低分化、切缘阳性、肿瘤黏蛋白5表达阳性、肿瘤P53表达异常的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预后较差。以上述因素构建ICC预后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21,对预后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术后3年生存校准曲线图代表实际生存的45°对角线与代表列线图预测生存的分段线贴合较好。列线图预测生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0.894比0.803,z=4.10,P<0.001),列线图模型预测ICC患者术后生存的效能高于AJCC TNM分期。结论肿瘤TNM分期、肿瘤低分化、切缘阳性、肿瘤黏蛋白5表达阳性、肿瘤P53表达异常是ICC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较传统AJCC TNM分期更好地评估ICC患者术后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407例,复阅病理切片并整理相关临床资料,制作组织芯片,进行PIK3CA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分析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40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男性328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4∶1。116例患者PIK3CA基因拷贝数<3,291例PIK3CA基因拷贝数≥3。在291例患者中,86例第3号染色体拷贝数≥3,不能判定为PIK3CA拷贝数增多;205例患者PIK3CA基因拷贝数≥3同时第3号染色体拷贝数<3,判定为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与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分化情况、脉管侵犯、神经束侵犯、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发现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与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有显著的相关性(DFS:P=0.006;总生存期:P=0.016)。多因素分析显示,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子(HR 1.358,95%CI:1.042~1.769,P=0.023),总生存期的潜在预后因子(HR 1.278,95%CI:0.981~1.666,P=0.069)。结论PIK3CA基因拷贝数增多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差显著相关,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风险评估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1—2018年治疗前活检或手术切除的DLBCL病例,制作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P在DLBCL中的表达情况。χ²检验和Kaplan-Meier分析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的相关性评估。结果共纳入198例治疗前DLBCL病例。男性111例,女性87例(男女比为1.3∶1.0)。中位年龄60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20例DLBCL肿瘤组织CRP阳性(10.1%)。与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IPI)具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CRP阳性患者具有较差预后(P=0.040)。结论CRP在DLBCL中具有一定比例的表达,CRP阳性提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