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第一次行IVF/ICSI助孕的383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将患者分为卵泡期长效方案组(A组)、长方案组(B组)和拮抗剂方案组(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A组与B组和C组相比,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日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0.64(0.35,0.99) IU/L比1.78(1.42,2.05) IU/L比5.00(3.63,6.46) IU/L;0.89(0.37,1.33) IU/L比2.48(1.76,3.25) IU/L比2.46(1.66,3.67) IU/L]和雌二醇水平[6.70(5.00,16.90) μg/L比7.93(6.50,7.93) μg/L比34.05(22.99,45.58) μg/L;1.82(1.11,2.75) μg/L比2.97(2.16,4.24) μg/L比2.03(1.49,2.96) μg/L]显著降低(P均<0.001);Gn使用总量[2700(2250,3200) IU比1875(1575,2250) IU比1800(1425,2250) IU]和Gn使用时间[11(9,13) d、9(8,10) d和8(8,9) d]显著增加(P均<0.001);临床妊娠率[76.53%(75/98)、61.39%(62/101)和54.39%(31/57),P=0.010]、胚胎种植率[54.10%(99/183)、42.63%(81/190)和40.19%(43/107),P=0.029]和活产率[66.33%(65/98)、53.47%(54/101)和47.37%(27/57),P=0.046]显著提高。结论与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相比,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IVF/ICSI的临床结局。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受精,体外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6例异位妊娠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3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43例(行开窗取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和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异位妊娠患者开窗取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输卵管通畅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开窗取胚术 输卵管切除术 治疗效果 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成人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烟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分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组和未发生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临床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麻醉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尿量、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次数和麻醉后观察室(PACU)停留时间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共纳入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成人烟雾病患者510例,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发生率为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缺血、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3次和PACU停留时间>90 min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缺血、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3次和PACU停留时间>90 min是成人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系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加压支撑螺钉(CBS)与传统3枚平行部分螺纹空心螺钉(PTS)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并发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2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自身意愿,60例接受PTS固定(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46.1±7.6)岁;改良Pauwels分型:Ⅰ、Ⅱ型17例,Ⅲ型43例。60例接受CBS固定(观察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为(44.8±8.1)岁,改良Pauwels分型:Ⅰ、Ⅱ型11例,Ⅲ型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同时依据Pauwels分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失效(8.3%,5/60)、骨不连(5.0%,3/60)、<10 mm股骨颈短缩(10.0%,6/60)及向外侧退钉的发生率(11.7%,7/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8.3%(23/60)、28.3%(17/60)、41.7%(25/60)、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向内侧移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良PauwelsⅢ型骨折中,观察组患者内固定失效和骨不连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改良Pauwels Ⅲ型骨折还是Ⅰ、Ⅱ型骨折,对照组患者<10 mm股骨颈短缩和内固定物松动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TS固定相比,CBS固定显著降低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尤其是在高能量改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类型中。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