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外侧穿支皮与一期功能重建修复前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收治3例前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伸肌(腱)缺损患者,游离外侧穿支皮移植覆盖前臂背侧创面,同时一期肌腱转位重建2~5指伸指功能。结果术后3例皮全部存活,未发生血管危象。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外形良好,皮的色泽、质地良好,接近前臂背侧皮肤,皮供区愈合良好,植皮区无破溃。患指掌指关节可以完全伸直,肌力恢复至M4。随访4个月的患者2~5指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为0°~70°,其余2例患者为0°~90°,3例患者的远近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均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良3例。结论应用游离外侧穿支皮与一期功能重建是修复前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前臂损伤 外科皮瓣 穿支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增压型外侧双叶皮修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9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29例四肢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22~60岁[(41.9±11.1)岁]。24例为四肢的单一创面,创面面积12 cm×10 cm~38 cm×27 cm;5例为2处相邻但不连续的创面,创面面积7 cm×4 cm~13 cm×9 cm。均设计、切取外侧双叶皮,并使用内增压方式处理皮所携穿支予以创面修复。记录皮穿支来源、皮切取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皮成活情况、供区愈合情况、远期皮及供区外形、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64个月[(19.0±12.7)个月]。本组29例患者共设计30个双叶皮。皮切取时间25~60 min[(46.6±20.2)min]。手术时间4~11 h[(6.4±1.8)h]。术后1例1叶皮发生静脉危象,经非手术治疗后成活,其余皮均顺利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1~53 d[(18.5±9.9)d]。4例因皮外形臃肿于术后4~8个月行皮修薄手术。末次随访时,皮色泽质地良好,感觉部分恢复。供区均为线性瘢痕存留,1例瘢痕面积较大,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2例术后早期出现切口区感觉异常,3个月后逐步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增压型外侧双叶皮修复四肢创面,可克服穿支不共干时不能设计切取双叶皮的局限性,扩大双叶皮的应用范围,同时减少供区切取宽度,有效避免供区并发症。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皮肤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ow-through外侧穿支皮(ALTP)在断肢再植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利用Flow-through ALTP修复断肢再植后遗留创面共9例,急诊修复3例,择期修复6例。其中前臂离断创面2例,肘部离断创面1例,踝部离断创面3例,小腿离断创面3例,创面内均有肌腱与骨质外露。软组织缺损大小13.0 cm×7.0 cm~25.0 cm×12.0 cm,血管缺损长度6.0~10.0 cm。术后观察再植肢体及皮成活情况,对皮外形及感觉、桥接血管通畅性、再植肢体功能及供区外形功能恢复情况定期随访。结果本组9例再植肢体及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再植肢体及皮血运良好,CDU探查桥接血管血流通畅。皮质地良好,2例外形稍臃肿,7例外形满意;3例无感觉恢复,6例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遗留线形瘢痕,下肢功能正常。根据陈中伟断肢再植评定标准,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利用Flow-through ALTP修复断肢再植后的遗留创面,保留肢体完整性,恢复肢体外形,同时供区损伤小,是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血流桥接皮瓣 断肢再植 创面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第二足趾胫侧趾固有动脉为蒂的两块游离修复两个手指指端缺损,探讨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8年9月,对5例同时伴有两个手指指端缺损的患者,急诊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一蒂双分别修复两指创面,均以第二足趾胫侧固有动脉为血管蒂,切取后两块皮分别和伤指重建血液循环,供区采用小腿内侧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5例10指皮均顺利存活,供受区伤口Ⅰ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游离外形、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无需二次手术修薄,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未出现不耐磨及疼痛等情况。结论应用第二足趾胫侧切取两块游离修复两个手指指端缺损,能较好地覆盖缺损创面,保证手指的外观、感觉及功能,同时可减少供区数量,减少损伤,是较理想的修复术式。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足趾 一蒂双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桡神经浅支的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14例拇指缺损患者,采用第一掌骨背桡侧缘或尺侧缘,带桡神经浅支的逆行筋膜修复术。皮切取面积为2.0 cm×1.5 cm~4.5 cm×3.5 cm。11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本组14例皮全部Ⅰ期存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无坏死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15个月,患指外形美观,皮质地柔软,肤色与周围组织接近,且皮耐磨性好。术后皮感觉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为6~9 mm,恢复痛温觉。患者能够使用拇指进行日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带桡神经浅支的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修复拇指缺损具有皮设计合理、血供可靠、切取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修复拇指缺损的理想术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拇指缺损 桡神经浅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7年10月,应用带掌长肌腱的SPBRA皮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15例15指,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平均35.8(19~51)岁,创面均位于手指背侧,其中拇指3例,示指5例,中指2例,环指5例。均伴有伸肌腱的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4.0 cm×2.0 cm,肌腱缺损长度2.0~4.0 cm;15例均为急诊手术,受伤距手术时间为1.5~3.0 h,平均2.0 h,手术时间为3.0~4.5 h,平均3.6 h。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均成活。皮质地柔软,红润,无明显肿胀,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4~18个月,平均8个月,患指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痛觉、温度觉、触觉均恢复较好。皮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色泽与手指皮肤相近,皮耐磨性良好,腕部供区留线形瘢痕,无瘢痕挛缩,腕关节主动掌屈0°~80°、主动背伸0°~70°,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带掌长肌腱的SPBRA皮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皮具有供区隐蔽、创伤小、切取方便、容易吻合的优点,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复合组织瓣 掌长肌腱 手指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以第2掌背动脉穿支为蒂的皮急诊修复示指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15年10月,对20例示指指背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指骨外露患者,采用第2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进行修复,术中在第2掌背动脉腕横纹处至第2、3掌骨头间设计皮,皮呈梭形或椭圆形,面积为2.0 cm×1.5 cm~6.0 cm×2.5 cm。16例供区直接缝合,4例供区植皮加压包扎。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评估修复术后手部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0例皮顺利成活,2例远端出现浅表坏死,经换药1周后愈合。1例皮出现红肿,及时处理后红肿消退。16例供区直接缝合,切口均一期愈合,外形、功能良好,无瘢痕磨损及破溃;4例供区植皮,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9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2年。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5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以第2掌背动脉穿支为蒂的皮修复示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 标签: 示指 第2掌背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股骨内侧髁骨膜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胫骨骨不连15例,均为Gustilo III C型骨折术后骨不连,在受区获得较好的软组织覆盖后采取游离膝降动脉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联合自体髂骨移植进行治疗,其中6例骨膜膝降动脉与胫动脉分支吻合,6例与胫后动脉分支吻合,3例与胫动脉主干进行Flow-through式吻合,膝降动脉伴行静脉与胫或胫后动脉伴行静脉进行端端吻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痉挛处理,逐步行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每月行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 29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14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1例随访6个月,骨折仍未愈合。术后6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价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差1例。15例患者中,14例均可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1例因骨折未愈合,不能够完成日常活动,根据Paley功能恢复评定标准评定,优2例,良12例,差1例。结论采用游离膝降动脉为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供区隐蔽,切取简单,骨不连愈合率高,治疗周期短,有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胫骨 股骨 骨膜瓣 骨不连 膝降动脉 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趾底固有神经和带趾背神经第二趾胫侧皮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指端皮肤缺损行第二趾胫侧皮修复的患者40例40指。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带趾底固有神经组(20例20指),带趾背神经组(20例20指)。比较两种处理方法远期患者手功能满意度、皮瘢痕外形、指活动度、受区皮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供区趾腹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分析疗效。结果带趾底固有神经组术后皮及植皮全部存活。随访19~22个月,平均21个月,手功能满意度评分为(7.15±1.18)分;瘢痕定量评分为(3.85±1.09)分;指关节活动度为(245.50±18.35)°;皮两点分辨觉为7~13 mm,平均9.35 mm,供区趾腹两点分辨觉为9~15 mm,平均11.55 mm。带趾背神经组术后皮及植皮全部存活。随访18~23个月,平均20个月,手功能满意度评分为(7.05±1.15)分;瘢痕定量评分为(3.90±1.02)分;指关节活动度为(251.20±14.65)°;皮两点分辨觉为5~9 mm,平均7.10 mm,供区趾腹两点分辨觉为6~10 mm,平均为7.95 mm。带趾背神经组术后皮两点分辨觉、供区趾腹的两点分辨觉优于带趾底固有神经组(P<0.05);两组的术后移植组织存活情况、手功能满意度评分、瘢痕定量评分、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留趾底固有神经,缝合趾背神经的第二趾胫侧皮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在改善指腹感觉的同时减少了对供区的损伤,是一种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术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趾底固有神经 趾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