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62例,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及1年生存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UN、Scr及Ccr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83.8%,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67.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肾衰时,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发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预后较好,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糖尿病性干眼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中西医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干眼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其他单纯干眼病患者作为对比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西医检查以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致病原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角膜知觉病变程度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更为严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性干眼病患者的病情程度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成正比,与患者的血糖高低程度无直接联系。中医辨证分型,将眼干症分为阴虚热盛型、气血两虚型、阴阳两虚型,三种类型中阴阳两虚型患者的眼干症症状最为严重。结论糖尿病性干眼病在普通的干眼病基础上,呈现出与糖尿病相结合的新型的临床特点,在治疗时除了治疗干眼病症状外,要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糖尿病病症与病情,才能够有效恶改善和治愈患者的症状。
简介:摘要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但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率不足20%。对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没有公认的基于共识的指南,临床迫切需要解决此领域的问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是由基于组织学参数如组织学亚型和分级、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和分期等风险分层进行,然而,这些特征可能难以评估,甚至在妇科病理学专家间缺乏共识。子宫内膜癌的4个分子亚群:POLE(超突变型)、微卫星不稳定型(MSI)(高突变型)、高拷贝数(浆液性癌样)和低拷贝数组(宫内膜样)组。子宫内膜癌不同分子分型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分子和病理特征,而且在临床结果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及其与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临床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AQLI)、Epworth嗜睡量表(ESS)、OSAHS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另外,比较两组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情况及多导睡眠图(PSG)各项参数。结果①自我管理水平: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管理、治疗管理、知识技能管理、心理管理、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管理、治疗管理、知识技能管理、心理管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生活质量水平:两组患者干预前日常生活、社交情况、情绪、症状、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日常生活、社交情况、情绪、症状、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PSG参数与ESS得分:两组患者干预前的PSG参数及ES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E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夜间最低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无创呼吸机使用情况:研究组干预后无创呼吸机每周使用天数及每天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自我管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使得相关症状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2017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子宫体原发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评估是否伴MELF浸润模式,分析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MELF浸润模式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比例为12.9%(66/512)。MELF浸润模式与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层侵犯深度≥1/2、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均有关(均P<0.05),MELF浸润模式为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伴和不伴MELF浸润模式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6.0%(P>0.05)。结论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壁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与MELF浸润模式有关,MELF浸润模式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伴MELF浸润并不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2017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子宫体原发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评估是否伴MELF浸润模式,分析MELF浸润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MELF浸润模式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比例为12.9%(66/512)。MELF浸润模式与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层侵犯深度≥1/2、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均有关(均P<0.05),MELF浸润模式为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伴和不伴MELF浸润模式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6.0%(P>0.05)。结论子宫间质侵犯、子宫肌壁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与MELF浸润模式有关,MELF浸润模式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伴MELF浸润并不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