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纳为附属条文模式、半独立立法模式和独立立法模式三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增设未成年人专章,开启了中国少年司法法典化的大门,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彩取的半独立立法模式将把我国少年司法法典化之路引向何方,值得认真思考。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修订 少年司法 立法模式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纳为附属立法模式、独立立法模式和半独立立法模式三种。我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属于附属立法模式,应当加以改进。当前来看,可在刑法中增设未成年人刑法专章,在刑事诉讼中增设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专章;长远来看,我国应当制定一部统一的司法少年

  • 标签: 附属立法模式 独立立法模式 半独立立法模式 司法型少年法
  • 简介:目前学界通常以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所设置的第一个少年法庭(少年犯合议庭)为中国少年司法改革的重要标志,但实际上一个被忽略的史实是,中国曾经是世界少年法院运动的组成部分--早在清末即已经接受了少年法院的观念,并开始推行少年司法改革。近代少年司法改革曾经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高度。

  • 标签: 近代 少年司法改革 感化院 少年法庭 少年监
  • 简介:标签理论认为,控制犯罪的机制也是导致个体犯罪的原因。这样一种理论具有颠覆传统犯罪理论的解构意味,把批判的矛头直接转向了那些控制犯罪的机制。以超前干预潜在犯罪人为重要特点的少年司法,自然成了这一理论批判的靶子。标签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成为对美国少年司法制度进行广泛批判和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所倡导的非犯罪化、分流、非机构化等政策建议,对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标签理论 少年司法 美国
  • 简介:流动青少年是犯罪的高危群体既具有人为建构的色彩,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造成流动青少年犯罪率相对较高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城市管理中对流动青少年的社会排斥。最好的社会政策即是最好的刑事政策,逐步让流动青少年享受同城待遇,消除对这一群体的各种社会排斥,是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政策选择。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制度改革,更需要的是观念的革新。

  • 标签: 流动青少年 犯罪预防 社会排斥
  • 简介: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本国国情和上海市情,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特殊性,本文就如何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核心指标提出如下建议:(1)青少年的年龄段应当统一和明确,可把青少年界定为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群。(2)以公安机关查获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数据为基础,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将青少年涉罪率作为核心指标,青少年犯罪率作为参照指标。(3)以核心指标为基础,建立青少年犯罪定类监测指标体系。(4)制定青少年犯罪数据采集的统一标准和要求,重视和完善各部门的数据收集与统计制度,并建立和完善公检法司、人口办、青保办、劳动部门等各相关部门有关青少年数据的共享平台。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犯罪预防 核心指标
  • 简介:新近通过的禁毒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的人员;应当明确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具有相对自愿戒毒的优先性,并且建立自愿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化机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脱离公安和司法行政体系,归属卫生医疗体系,以使其尽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

  • 标签: 禁毒法 戒毒体系 社区戒毒 自愿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