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鸦胆子联合吡柔比星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科提供的BIU-87膀胱癌细胞株进行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将其接种于96孔板中,以随机数表法分为5组,每组细胞均进行3个平行样本,每个样本细胞均设置5个复孔(每组共计15个样本量),分别以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0、10mL/L)与固定浓度吡柔比星(5μmol/L)联合作用,分析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对膀胱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影响。结果:随鸦胆子油乳浓度升高,BIU-87 细胞增殖凋亡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鸦胆子油乳浓度≥10 mL后,细胞凋亡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结合吡柔比星,可抑制 BIU-87 膀胱细胞株增殖,低浓度可促进细胞坏死,高浓度可促进细胞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封包干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月-2023年2月在骨科住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比较2组疗效、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治疗股骨头坏死,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帮助患者尽快下床行动,节省医疗费用投入,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实验的方式人性化管理在门诊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有关患者,共有100例,将100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通过人性化管理来分析与传统方式的不同,结果:在医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人性化管理不断地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在医院门诊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人性化管理在门诊部护理管理,可以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在康复护理中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中均高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胎盘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产科收治的174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78名孕妇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组;胎儿正常出生未出现宫内窘迫的96例孕妇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82名无GDM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健康组。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 mRNA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因素。结果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及TG水平[(25.42±7.31)%、(4.72±0.68)mmol/L]高于对照组[(9.26±2.67)%、(4.31±0.64)mmol/L]和健康组[(3.24±1.07)%、(4.33±0.72)mmol/L],对照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0.67±0.16)低于对照组(0.74±0.14)和健康组(1.00±0.27),对照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15、P<0.05);PGC-1α基因甲基化是影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GC-1α mRNA高表达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GDM孕妇PGC-1α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相关,有可能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基因修饰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16a-5p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层HTR-8/SVneo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的28例GDM孕妇(GDM组)和2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将体外培养HTR-8/SVneo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模拟物(mimics)-NC组(转染mimics-NC)和miR-216a-5p mimics组(转染miR-216a-5p mimi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胎盘组织和各组HTR-8/SVneo细胞中miR-216a-5p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HTR-8/SVneo细胞侵袭和迁移,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TR-8/SVneo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E盒结合蛋白-1(ZEB1)和N-钙黏附分子(N-cadher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6a-5p和ZEB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216a-5p在GDM组胎盘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2.86±0.35 vs 0.96±0.07, P<0.05);与mimics-NC组比较,miR-216a-5p mimics组细胞中miR-216a-5p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01±0.08)vs(22.48±3.26),(0.25±0.03)vs(0.68±0.05)],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ZEB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106.83±9.35)vs(59.16±5.28),(205.48±18.25)vs(87.32±6.50),(0.65±0.05)vs(0.35±0.02),(0.55±0.04)vs(0.32±0.03),(0.50±0.03)vs(0.36±0.02)](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miR-216a-5p可与ZEB1靶向结合。结论miR-216a-5p在GDM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靶向调控ZEB1表达抑制滋养层HTR-8/SVneo细胞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动对无麻醉下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 ECV)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实施ECV的126例足月单胎臀位孕妇,均于妊娠满37周行ECV。126例孕妇中胎动组(48例)选择胎动活跃时间段行ECV,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33例;对照组(78例)于非胎动时间段行ECV,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58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孕妇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分娩方式以及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26例孕妇的ECV总成功率为61.1%(77例)。胎动组ECV成功率高于对照组[77.1%(37/48)与51.3%(40/78),χ2=8.323,P=0.004],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33.3%(16/48)与53.8%(42/78),χ2=5.033,P=0.025]。胎动组中2例(4.2%)复转为臀位,对照组5例(6.4%)复转为臀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P=0.553)。胎动组与对照组初产妇ECV成功率[9/15与35.0%(7/20),P=0.182]及剖宫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15与75.0%(15/20),P=0.282],但胎动组经产妇ECV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经产妇[84.8%(28/33)与56.9%(33/58),χ2=7.436,P=0.006],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经产妇[24.2%(8/33)与46.6%(27/58),χ2=4.423,P=0.035]。2组母儿结局均良好,未发生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新生儿窒息。胎动组及对照组的ECV术中及术后24 h内胎心异常、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5%(6/48)与11.5%(9/78),χ2=0.026,P=0.871;4.1%(2/48)与3.8%(3/78),P>0.999;4.1%(2/48)与6.4%(5/78),χ2=0.018,P=0.894]。结论足月单胎臀位孕妇选择胎动活跃时间段行ECV,可提高成功率,经产妇获益更多,且不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