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化疗或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30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46例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术前放化疗组),59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术前化疗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全组305例患者,肿瘤位于直肠上段20例,直肠中段96例,直肠下段189例。术前化疗组cT2~3期38例,cT4a期11例,cT4b期10例,术前放化疗组分别为184、0和6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100%(246/246)和96.6%(57/59),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3.4%和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6.6%和89.9%(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6%和77.2%(P>0.05),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2%和90.8%(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5.6%和77.3%(P>0.05)。治疗前N阳性、是否N降期和直肠系膜筋膜阳性均与总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在术前放化疗组中,T4b期和下段直肠癌患者比例更高的情况下,术前放化疗与术前化疗远期疗效近似,术前放化疗可获得更高的R0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化疗或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30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46例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术前放化疗组),59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术前化疗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全组305例患者,肿瘤位于直肠上段20例,直肠中段96例,直肠下段189例。术前化疗组cT2~3期38例,cT4a期11例,cT4b期10例,术前放化疗组分别为184、0和6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100%(246/246)和96.6%(57/59),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3.4%和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术前放化疗组与术前化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86.6%和89.9%(P>0.0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6%和77.2%(P>0.05),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2%和90.8%(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5.6%和77.3%(P>0.05)。治疗前N阳性、是否N降期和直肠系膜筋膜阳性均与总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在术前放化疗组中,T4b期和下段直肠癌患者比例更高的情况下,术前放化疗与术前化疗远期疗效近似,术前放化疗可获得更高的R0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等待观察(W&W)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新辅助放化疗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为完成新辅助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且达到cCR者(W&W组),或者TME手术后病理pCR者(pCR组)。研究终点主要为3、5年总生存(OS)、无结肠造瘘生存(CFS)、无瘤生存(DFS)、非局部再生DFS (NR-DFS)、器官保留率。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并使用倾向评分配比进行验证。结果共118例患者入组,中位随访49.5个月(12.1~79.9个月),W&W组、pCR组3年OS率分别为97.1%、96.7%,5年的分别为93.8%、90.9%(P=0.696);3、5年CFS率分别均为89.1%、43.5%(P<0.001);3年DFS率分别为83.6%、97.0%,5年的分别为83.6%、91.2%(P=0.047);3年NR-DFS率分别为95.9%、97.0%,5年的分别为92.8%、97.0%(P=0.407)。W&W组6例发生局部再生,87.7%患者成功保留了直肠。经倾向评分匹配后W&W组CFS仍明显优于pCR组(90.1%∶26.5%,P<0.001)。W&W组达cCR的中位时间为17.5周,在放疗结束后5~12周初次评效时仅23.9%患者达cCR,且与标准长程CRT相比,短程放疗者达cCR间隔时间更长(P<0.001)。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达cCR者等待观察安全有效,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cCR评价时间可提高直肠器官保留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MRI指标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7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放疗前、后MRI且接受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96例,均接受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放疗后6~13周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放化疗前4周内及之后4~8周的直肠MRI进行评价,并与3年无瘤生存(DFS)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全组患者T3、T4期者分别为80例(83%)、16例(17%),N0、N1-2期者分别为14例(15%)、82例(85%),直肠系膜筋膜受侵[MRF (+)]者69例(72%),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 (+)]者58例(60%)。全组患者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为50 Gy,均接受同步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及N分期转阴率分别为24%和50%,MRF (+)率、EMVI (+)率分别降至37%(P<0.001)和27%(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化疗后MRI显示N分期、EMVI状态转变与患者3年DFS相关(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后MRI显示EMVI持续阳性、N1-N2期是DFS预后不良因素,提示改进治疗的必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从疗前MRI中提取放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有效性。方法2016-2017年纳入43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患者。均在疗后6~12周接受全系膜直肠切除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MRI在同步放化疗前获得。根据术后病理、影像学检查或肠镜检查评估新辅助治疗后反应,将患者分为治疗反应组(22例)和治疗无反应组(21例)。分别采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和预先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从DWI序列的表观扩散系数图中提取手工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DLR)特征。利用提取的特征建立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治疗反应。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通过重复20次分层4倍交叉验证评估模型性能。结果使用基于DLR构建模型的平均曲线下面积为0.73(标准误为0.58~0.80)。结论从疗前MRI中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反应方面准确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初诊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 1周期后脑的自发性和同步性功能活动的短期纵向变化。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6名行NAC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行NAC前(timepoint 0,TP0)和行NAC第1周期后(timepoint 1,TP1)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和神经心理测试。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分析用于评估所有被试的自发性和同步性脑活动,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纵向比较,并对rs-fMRI参数与神经心理测试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TP0相比,乳腺癌患者在TP1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其余神经心理测试评分在两次评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1的右侧额中回、右侧岛叶及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其中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的FC在TP1显著增高(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此外,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在TP0的ALFF值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在TP0和TP1间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ρ=0.429,P=0.016);TP0和TP1之间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功能连接z值的差值与TP0和TP1之间连线测试A型(trail making test A,TMT-A)耗时差值呈显著正相关(ρ=0.443,P=0.012)。结论NAC在早期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的脑自发性及同步性脑功能活动,涉及执行功能以及情绪调控等相关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