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空泡毒素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是Hp菌株上最重要的毒力因子,其基因亚型多样性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新发现的Hp毒力因子(Omp和Hp0305)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均有表达,可能成为预测胃癌发生的分子标记物。此外,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8、IL-10)、ABO抗原及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的基因易感性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对Hp毒力因子及人群遗传易感性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关联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对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变化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max、PAPs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体循环舒张压、收缩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体循环收缩压较之于治疗之前有显著下降,且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变化并不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循环压无影响,但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其肺动脉高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中抽取75例作研究对象,将其参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是7.9%,显著低于对照组34.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程度也较对照组轻微,两组患者在压疮发生率和压疮发生程度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以及发生程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加小茴香穴位热熨治疗在防治肠癌CINV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肠癌患者60例,均采用FORFOX4化疗方案,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吴茱萸加小茴香穴位热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针剂单侧交替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控制率66.7%(20/30)显著高于对照组30.0%(9/30)(P<0.05),无效率1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12/30)(P<0.05),但两组患者的有效率23.3%(7/30)、30.0%(9/3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吴茱萸加小茴香穴位热熨治疗在防治肠癌CINV的临床应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