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糖尿病防控重要性-绩效分析(IPA)决策模型并探讨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方法采用重大慢性病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对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分为个体和群体层面,共10个维度指标、44项措施,分别获取经济性和重要性得分。采用IPA模型对糖尿病防控维度指标进行象限划分;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确定同一象限内维度指标优先级;各维度内的防控措施优先级则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区分度参数确定。结果经济性和重要性总分均值分别为66.50和89.94分,由此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第1象限重要性和经济性均高,为“最高优先级”,包括:医保与家庭医生、健康教育、高危发现与干预、患者管理和社区行动;第2象限重要性高而经济性低,为“优先改进级”,仅包括并发症筛查1项维度指标;第3象限重要性和经济性均低,为“最低优先级”,包括:个人健康服务评估随访、环境支持、糖尿病合并感染预防和降糖政策;第4象限重要性低而经济性高,为“其次改进级”。不同象限内优先考虑的措施分别为:(1)最高优先级:控制血脂、职业场所、防控工作计划、血糖检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优先改进级:年度神经病变筛查;(3)最低优先级:普及风险评分、健康饮食、健康餐饮创新活动和结核病筛查。结论IPA模型可用于构建糖尿病防控决策模型并确定糖尿病防控措施的优先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31个省份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31个省份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流感的发病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的影响,分析低温与流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全国流感发病率从2004年的4/10万增加到2016年的22/10万,整体呈现增高的趋势,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份历年的发病率均<5/10万,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而甘肃、河北、广东、北京等省份的流感发病率较高,部分年份的发病率>30/10万。在1-6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流感的发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7-12月随着气温的降低,流感的发病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低温对流感发病影响最高的省份,冬季前期是北京(RR=2.90,95%CI:2.57~3.28),冬季后期是西藏(RR=3.37,95%CI:2.03~5.58);低温对流感发病影响最高的区域,冬季前期是东北地区(RR=2.04,95%CI:1.48~2.79),冬季后期是华南地区(RR=1.77,95%CI:1.61~1.94)。冬季前期和冬季后期低温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冬季低温与流感发病之间存在关联性,冬季前期和后期低温对流感发病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农村男性人群体质指数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唐河、凤凰县农村地区纳入"影响成年人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项目的22 282名≥40岁的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基线不同BMI分组的人群在随访期间的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风险(HR)值。结果研究对象人群随访年限为(19.1±8.7)年,随访期间共死亡10 828人,死亡比例为48.6%,有4 504例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疾病。其中1 279例死于缺血性心脏病(IHD),1 201例死于缺血性卒中(IS),1 317例死于出血性卒中(HS),707例死于其他心血管疾病。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地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血压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以BMI<18 kg/m2为参照,当20 kg/m2≤BMI<22 kg/m2时患CVD的死亡风险最低,HR=0.95(95%CI:0.83~1.09),但从统计学分析,各组BMI的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20 kg/m2≤BMI<22 kg/m2时人群患IHD的死亡风险最低,HR=0.64(95%CI:0.52~0.80)(P<0.05),当BMI≥24 kg/m2时人群IHD死亡风险与BMI<18 kg/m2人群的风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死亡风险与人群BMI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18 kg/m2≤BMI<24 kg/m2时人群患HS的死亡风险高于BMI<18 kg/m2组人群(P<0.05),其中26 kg/m2≤BMI<28 kg/m2时人群患HS死亡风险最高,HR=1.88(95%CI:1.18~2.99)。结论偏瘦或正常体重人群的CVD、IHD的死亡风险最低,超重人群的HS死亡风险较高,保持合理体重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统计模型预测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疾病负担,评估控制危险因素对降低疾病负担的效果。方法基于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中国数据,筛选危险因素,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不同场景下COPD死亡情况,模拟控制危险因素对2030年COPD的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如危险因素暴露按1990-2015年的变化趋势发展,2030年中国COPD的死亡例数为105.54万例、死亡率为73.85/10万,相比2015年将分别上升15.81%和10.69%,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将降低38.88%和52.73%。如吸烟或PM2.5污染控制达标,到2030年相比于自然趋势发展可分别减少34.07万和27.34万死亡例数,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59%和0.52%。如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到2030年我国可避免52.59万例死亡,过早死亡概率将降至0.44%。结论自然趋势下,2030年COPD死亡数和死亡率预计将比2015年高,但标化死亡率与过早死亡概率将下降。如所有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可进一步降低COPD的负担,提示应加强控烟与大气污染治理等举措来降低COPD的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