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肢体腔隙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收治的14例腔隙性软组织缺损病例,缺损面积:1.5 cm×2.0 cm ~ 4.0 cm×6.0 cm,缺损深度:3.0~7.0 cm。彻底清创后制备自体脂肪颗粒,采用Coleman法制备脂肪颗粒,将脂肪颗粒注射到缺损周围软组织内并填充于腔隙内,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每周打开凡士林纱布观察组织缺损部位变化,连续随访了解创面修复情况至创面愈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周随访,组织缺损部位在治疗后2周观察到大量肉芽组织生长,缺损面积缩小约(47.5±5.5)%。12例在治疗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缩小直接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2±4.5) d;1例皮肤软组缺损伴骨质缺损在治疗后1周,部分移植脂肪坏死,行局部皮瓣移植术后愈合;1例术后5 d感染脂肪液化坏死,实施清创术控制感染后换药愈合。结论脂肪颗粒移植对肢体腔隙性软组织具有修复作用,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软组织缺损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湿性AMD作为导致老年人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引起广泛关注。玻璃体腔注射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其效果如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至2023年间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12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治疗组接受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激光治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视力改善情况、黄斑区域血管渗漏减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视力提高、黄斑区域血管渗漏减少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AMD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减少黄斑区域血管渗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建议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药物和注射频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简介: 摘 要:本文对情景化课堂教学实施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实行研究,旨在了解实行语文情景化识字教学互动的目的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格、喜好等,合理设置识字教学活动目标及内容。而为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整体水平,则需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识字活动中,使学生对识字教学内容感兴趣,所以建议设置语文情境,以此更好的开展识字教学活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常规骨水泥治疗比较,评估开放性骨水泥治疗感染性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7例感染性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一期应用骨水泥外置充填骨缺损、二期行皮瓣覆盖并植骨12例,为开放性骨水泥组;一期行骨水泥充填骨缺损结合皮瓣覆盖、二期行植骨15例,为常规骨水泥组。术后定期换药。门诊复查随访创面情况,行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软组织及骨感染控制率、骨缺损愈合时间、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9~24(16.5±3.9)个月随访。所有病例骨缺损均愈合,其中开放性骨水泥组骨缺损治疗时间25~34(28.5±2.8)周;骨水泥组骨缺损治疗时间25~36(29.4±3.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出现2例植入骨水泥后感染未能控制,经过再次清创、冲洗等治疗后感染控制。两组患者所有皮瓣均成活;开放性骨水泥组出现皮瓣裂开3例,积血(液)2例,部分坏死1例;骨水泥组出现伤口裂开4例,积血(液)8例,部分坏死3例;两组皮瓣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缺损愈合情况采用Samantha X线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两组评分分别为(5.41±0.67)分和(5.40±0.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ley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关节功能评价,开放性骨水泥组: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常规骨水泥组:优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水泥治疗相比,开放性骨水泥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不增加骨及软组织感染机率,且不增加皮瓣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感染的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