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康复期患有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8%,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NPRS评分更低,疼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更短,P

  • 标签: 肩手综合征Ⅰ期 康复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ERAS)在甲状腺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0年9月-2022年8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均以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RAS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甲状腺手术 疼痛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病房康复延续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项研究选择了40例烧伤患者,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之间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期间实施病房康复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中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低于观察组,两组中数据进行对比后有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中患者自我效能感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中数据进行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烧伤患者期间,对其使用病房康复延续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 标签: 病房康复延续护理 烧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名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病人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进而将他们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20名患者。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又增加了以多学科协作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临床指标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汇总研究数据可知,研究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人,结论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病人来说,对其实施以多学科协作干预为主导的护理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此需提高关注度。

  • 标签: 脑卒中 合并痛风发作 多学科协作干预 临床护理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护理以及营养干预对其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实际影响。方法:从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营养干预模式,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实验组患者皮下积液、上肢水肿、侧肩关节异常、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康复护理联合营养干预措施应用到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够进一步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加快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康复进程,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康复护理 营养干预 预后及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腹腔镜手术,采取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中11例患者转开腹手术,1例出现引流管出血,3例患者胆管受损,4例出现胆瘘、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比例6.67%,治疗顺利无复发。结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切术治疗效果好,配合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显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复发几率。

  • 标签: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腹腔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脂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方法2009年3月—2012年2月进行的REACH研究纳入了核磁共振证实有明确颈动脉AS斑块、从未服用调脂药物的无症状患者,予中等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24个月。分别于基线、治疗后3、24个月检测血脂水平,行颈动脉核磁共振检查,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颈动脉管壁及脂核体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REACH研究的患者,按照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比较调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AS斑块核磁共振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颈动脉AS斑块患者38例,其中糖尿病组13例(34.2%),非糖尿病组25例(65.8%)。基线时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自身基线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在3、24个月时均下降(P均<0.05),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不明显;非糖尿病组该指标在24个月升高[(1.38±0.33)mmol/L比(1.26±0.26)mmol/L,P<0.05]。核磁共振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脂核体积及其百分比在3个月时无明显改变,24个月时呈轻度下降趋势,分别为64.86(45.37,134.56)mm3比75.76(48.20,115.64)mm3和15.84%(11.47%,24.85%)比16.95%(11.64%,22.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糖尿病组脂核体积及其百分比则在治疗3个月时即降低,分别为63.01(44.25,188.64)mm3比72.49(51.91,199.59)mm3和13.76%(8.81%,27.64%)比16.04%(11.18%,27.05%),24个月时进一步下降至55.63(27.18,179.40)mm3,以及12.71%(8.39%,24.41%)(P均<0.05)。治疗后两组管壁体积、管腔体积及管壁体积百分比(PWV)未发现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颈动脉AS斑块各参数的变化与血脂各参数的变化在3、24个月时均未发现相关性(P均>0.05)。结论调脂治疗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颈动脉AS斑块影响不同,糖尿病组脂核改善劣于非糖尿病组。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药物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