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8月在我院参加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2例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9个月复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及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HPV病毒感染情况治疗后3个月、9个月治疗组有效率达31.4%、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51.8%,治疗组再次感染率2.9%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局部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显著,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效果观察
  • 作者: 刘静 闫钢风 陈伟明 陶金好 明美秀 王一雪 曾玫 俞建 周建国 翟晓文 黄国英 徐虹 周文浩 张晓波 陆国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肾脏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呼吸科,上海 201102
  • 简介:摘要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提出针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诊疗策略,包括诊断标准、早期危重预警评分、器官功能评价及病原学监测等。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治疗涉及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脏器功能支持、中医药治疗等,并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29例2019-nCoV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检验及CT影像学的特征。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普通型(15例)、重型(9例)和危重型(5例)3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他反映病情变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比较和分析3组患者血清中上述各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疾病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1)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28/29),伴或不伴有呼吸道及其他系统症状;2例死亡患者分别合并基础疾病和混合细菌感染。(2)患者外周血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23/2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0/2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27/29),降钙素原正常。多数患者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0/29),白蛋白减低(15/29);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等指标无明显变化。(3)典型病例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疾病进展时病灶增多、范围扩大,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或条索影共存,部分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4)3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危重型高于重型、重型高于普通型。而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8、IL-10、hs-CRP、淋巴细胞计数、LDH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与一般病毒性肺炎类似;高分辨率CT有助于鉴别诊断;患者血清中IL-2R、IL-6表达水平有助于疾病临床分型,可能有助于预测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炎症因子 疾病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情况,掌握不同类型聚集性病例发病特征,为COVID-19防控提供流行病学证据和经验。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2月22日天津市全部COVID-19确诊病例的聚集性资料,梳理和分析不同类型聚集性疫情发病特点。结果截至2月22日,天津市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33起,涉及病例115例。聚集性病例分为4类:家庭聚集(28起,71例)、单位聚集(1起,10例)、交通工具(3起,8例)和公共场所(1起,26例),其中单位和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又导致了14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家庭聚集的续发病例1~7例,中位数为2例。家庭首发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长于续发病例(Z=-2.406,P=0.016)。公共场所聚集的潜伏期中位数为7 d。家庭、单位和公共场所3类聚集性疫情相比较,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843,P=0.012),续发病例发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607,P=0.000)。结论COVID-19疫情监测应特别关注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场所,及时开展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排查。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内部,应及时将密切接触者转至统一的隔离观察点,严格单间管理,避免疫情扩散。部分农村地区防疫意识不强,聚集活动较多,且发病后就诊不及时,在疫情初期应该加强防控的宣传和控制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病例 家庭聚集
  • 作者: 刘静 陆小英 郝建玲 陈文瑶 翁艳秋 张玲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处,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上海市老年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处,上海 200433 上海市老年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半结构式访谈等初步建立评估标准,通过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咨询,最终建立了老年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2。确立了包括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程度2个一级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感知觉与沟通、疾病轻重4个二级指标以及包含了卧位状态、认知功能、意识水平、患病情况等在内的39个三级指标的老年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结论建立的老年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科学、可靠,可为我国失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等级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照护 照护能力 评估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4月4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出院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随访等资料。结果共有普通型40例、重型1例纳入研究。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也有咽痛、腹泻、乏力等不适。感染性指标升高较明显,25例(61.0%)C-反应蛋白增高,20例(48.8%)前降钙素增高,部分患者也可出现血沉增快,乳酸脱氢酶增高,肝功能或凝血功能异常,CD4+T淋巴细胞下降等。最易并发肺炎,多累及双肺,尤其是肺下叶,病变基本特征为早期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多发斑片状、条索状等改变,41例患者肺部CT好转的中位数为10(6,12.5)天;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12(9,23)天。结论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感染性指标升高最明显;新型冠状病毒可致全身多器官损害,最易累及肺。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转阴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开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诊疗、防护、手术与康复带来全新挑战,疫情下均须做出相应调整。老年髋部骨折占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超过半数,为更好应对此次疫情,更加规范、有效地保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特制订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全面阐述COVID-19疫情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诊原则、处理策略及医务人员相关防护措施,为规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疗和提升诊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 髋骨折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开始,湖北省武汉市相继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湖北省乃至全国。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其传染性强,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给COVID-19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笔者基于部分创伤骨科患者具有急诊手术需求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及湖北省及全国多家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救治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抗击COVID-19疫情以及创伤骨科救治原则的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本专家共识,系统规范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创伤骨科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和防护措施,为各级医院开展创伤骨科患者急诊手术处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骨折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疑似或确诊患者。中国已采取了空前严格的隔离和封闭管控措施来防止疫情蔓延。目前骨科门诊仅可收治已经排除COVID-19的患者,但创伤骨科仍收治需紧急手术的开放性骨折或合并严重创伤的COVID-19患者。因此,第一时间做好2019-nCoV感染的筛查和管理工作,并做好参与紧急救治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是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笔者根据疫情防控期间此类患者的特点及相关诊治经验,编写COVID-19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诊疗及感染防控策略。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骨折 外科手术 综合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我国1型艾滋病病毒(HIV-1)载量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05—2019年由国家艾滋病参比室统一发放至各实验室的155份阳性考核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检测方法和样本编号分组,计算均值(M)和标准差(S),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经济状况和参与考核年限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机构类型和试剂种类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HIV-1病载检测实验室由2005年的13家增加到2019年的267家,参评机构以疾控机构和医院为主。2015年以来,实验室考核优秀率保持在85%以上,不合格率在3%以下,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参与PT考核年限和使用检测试剂种类可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参与考核时长≥5年的实验室具有更好的检测稳定性。结论参加能力验证考核有助于提高我国实验室的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

  • 标签: 1型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 能力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临床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作用。方法: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实施调查,样本为老年麻醉患者,共计70例,单双数分组,即比照组、调查组,均有35例,前者使用芬太尼,后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统计恢复时间,比较不良事件。结果:呼吸正常、睁眼以及拔管时间均有差异,调查组短于比照组,P<0.05。不良事件在调查组仅有2.86%的发生率,远低于比照组的20.00%,差异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而言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麻醉风险低。

  • 标签: 临床麻醉 恢复时间 老人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纤维化指数4(FIB-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行肝脏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275例,根据纤维化S≥2为显著肝纤维化诊断金标准,分为无显著纤维化(S0~1)组和显著纤维化(S2~4)组,比较两组中FIB-4、APRI、GPR以及FIB-4+APRI(FA)、APRI+GPR(AG)、FIB-4+GPR(FG)的检测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这几种血清无创诊断方法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S0~1组的GPR、APRI、FIB-4、FA、AG、FG水平明显低于S2~4组(t=-7.85、-8.89、-9.13、-8.86、-10.27和-9.92,P均<0.001)。单独应用时,FIB-4的AUC为0.800,灵敏度90.91%,特异性58.85%,诊断效能最佳。联合应用时,FG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AUC值最高为0.840,灵敏度83.33%,特异性75.12%。结论GPR、APRI、FIB-4、FA、AG、FG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单独应用时,FIB-4对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诊断效能最佳,这3项指标两两组合的诊断效能更胜于单独应用,尤以FIB-4与GPR联合诊断效能最佳。

  • 标签: 肝硬化 无创诊断 肝纤维化指数4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截至2020年2月18日涉及天津市某百货大楼关联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百货大楼关联病例进行分析,包括病例特征、时间地区分布、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传播情况等。结果某百货大楼关联病例40例,占辖区确诊病例数(53例)的75.47%,发病主要分布在≥60岁(35.00%);职业以农民为主(40.00%);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5.00%),其次为咳嗽(35.00%),存在腹泻(15.00%),确诊重型比例为32.50%;流行曲线显示发病高峰出现在1月31日。聚集性疫情中涉及一代病例百货大楼员工6例(15.00%)、顾客19例(47.50%),二代密切接触续发病例15例(37.50%);最早发病员工1月21日发病,潜伏期内有外省市批发市场进货史,有3名员工发病后在岗工作;顾客发病潜伏期平均为6 d,发病就诊间隔7 d。结论此次宝坻百货大楼关联病例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目前采取防控措施后已取得阶段性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 控制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9例单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达芬奇机器组(试验组,18例)及传统手术组(对照组,3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变化、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4.3±2.0)个比(6.5±3.9)个]、手术时间[198.5 min(166.3 min,228.5 min)比82.0 min(60.0 min,102.0 min)]、术后24 h疼痛评分[3分(3分,4分)比2分(2分,3分)]、术后总引流量[49.0 ml(40.8 ml,56.5 ml)比37.0 ml(29.0 ml,44.0 ml)]、手术费用分别为[3.32万元(3.31万元,3.40万元)比0.52万元(0.42万元,0.59万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出血、脂肪液化、皮下瘀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单侧PTMC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传统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血清学阴性供者对CMV血清学阳性患者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CMV血清学阴性供者(CMV IgG阴性)移植物的16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定义为CMV血清学阴性供者组(D-/R+组)。从同一时间段的其他患者中选择(以年龄、患者疾病状态和供受者关系为因素,按1∶4进行倾向得分匹配)64例作为对照组,即CMV血清学阳性供者组(D+/R+组),比较分析两组的CMV感染相关情况、总生存期(OS)、非复发相关病死(NRM)率和累计复发率。结果D-/R+组患者移植后首次出现CMV血症的中位时间稍晚于D+/R+组(移植后+37 d比+31 d,P=0.011),但移植后D-/R+组患者外周血CMV DNA首次和最终转阴中位时间要长于D+/R+组(首次:29 d比18 d,P<0.01;最终:99 d比34 d,P=0.012)。D-/R+组移植后CMV激活次数≥4次的比例为4/16,明显高于D+/R+组(4.7%,3/64,P=0.01)。D-/R+组难治性CMV血症(14/16 比56.3%,P=0.021)和CMV病的发生率(4/16比4.7%,P=0.01)均高于D+/R+组。经过抗病毒治疗后D-/R+组外周血CMV DNA转阴时间明显晚于D+/R+组,且该组启动二线治疗[CM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MV-CTL)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CMV血清学阴性供者是难治性CMV血症和CMV感染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Ⅱ~Ⅳ、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累积发生率、3年NRM率、累积复发率、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对OS、NRM率无明显影响,CMV血清学阴性供者组的难治性CMV血症发生率、CMV感染持续时长、病毒激活次数和CMV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MV血清学阳性供者组。因此CMV血清学阳性患者应优先考虑CMV血清学阳性供者。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血清学阴性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87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2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入院率、总死亡率。结果87例患者中,男性51例(58.6%),女性36例(41.4%),年龄(67.4±4.0)岁。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LVDd较对照组低[(47.86±3.86)mm比(50.73±4.39)mm,P<0.05];实验组LVEF较对照组高[(53.74±4.08)%比(44.42±7.41)%,P<0.05];实验组NT-proBNP较对照组低[(793.43±335.43)ng/L比(1068.44±344.46)ng/L,P<0.05];再住院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5例(11.9%)比15例(33.3%),P<0.05],但两组的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4.8%)比3例(6.7%),P=0.70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能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左心功能,减少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脑啡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