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特异性IgM和IgG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临床病例诊治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423例COVID-19确诊或疑似病例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VID-19确诊病例特异性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80.4%(314/388)和98.2%(381/388);COVID-19疑似病例特异性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0%(0/24)和45.8%(11/24)。发病时间在6周及以上确诊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100%。发病5~8周(均值:112.70 AU/ml)病例IgG滴度水平总体高于发病1~4周(均值:85.01 AU/ml)病例(U=8 531, P<0.000 1)。危重症患者IgG滴度水平高于普通型和重症患者,均值达到137.61 AU/ml。结论特异性IgM和IgG在COVID-19病例诊断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建议加强患者体内IgM和IgG滴度水平的追踪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内镜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录2023年2月—2024年1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三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60例,根据患者接受内镜治疗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12h组、12-24h组、>24h组,分别纳入患者25例、20例和12例,评价三组患者治疗结局。结果:三组患者转入ICU、再次出血、30d内再住院及输注红细胞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12h组住院时长短于12-24h组短于>24h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12h内接受内镜治疗是更为合理的治疗时机,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的价值更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收录2023年2月—2024年1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三医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6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治疗手段,比较组间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30例,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消化内镜治疗。结果:评价两组疗效,观察组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0%,P<0.05。患者症状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长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症状改善和患者病情恢复的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