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因ADHF住院的患者199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n=92)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n=107)。纳入的患者中入院新诊断心力衰竭(心衰)患者61例,亦根据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n=30)和ACEI组(n=31)。通过电子病历库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随访结果。有效性观察指标,主要指标为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次要指标为心衰再入院和全因死亡。安全性指标包括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ARNI组与ACEI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选患者随访时间为(15.2±6.5)个月,其中ARN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3±5.0)个月,ACE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2±6.5)个月。随访结束时,ARNI组LVEF提高≥5%患者的比例为48.9%(45/92),明显高于ACEI组的25.2%(27/107)(P=0.001);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比例为17.4%(16/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P=0.001);LVEDD缩小≥10 mm患者的比例为14.1%(13/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P=0.009)。ARNI组患者心衰再入院的比例为50.0%(46/92),明显低于ACEI组的71.0%(76/107)(P=0.002);全因死亡的比例为5.7%(5/88),亦明显低于ACEI组的15.3%(13/85)(P=0.0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RNI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ACEI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入院时新诊断心衰的患者中,ANRI组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比例为30%(9/30)明显高于ACEI组的6.5%(2/31)(P=0.017),LVEDD缩小≥10 mm的比例为26.7%(8/30)明显高于ACEI组的3.2%(1/31)(P=0.012),LVEF提高≥5%的比例为53.3%(16/30)明显高于ACEI组的51.6%(16/31)(P=0.893);ARNI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明显低于ACEI组[23.3%(7/30)比73.3%(11/31),P<0.01],全因死亡率亦明显低于ACEI组[3.4%(1/29)比13.0%(3/23),P=0.197)];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新诊断心衰的ARNI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ACE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4)。结论ADHF入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应用ARNI可明显改善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对于入院时新诊断心衰患者起始应用ARNI治疗亦可明显改善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微电流电子穴位刺激法对帕金森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 77位住院帕金森病人,其中 57位已接受过其他疗法而未能好转。研究采用新疗法治疗 90天,每天以微电流刺激穴位,由治疗师指导自我操作,刺激脚底及身体相关穴位,同时由治疗师通过按摩将微电流导入头部穴位。以改良 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把 10项运动症状评分做前后比较,计算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 10项总评分≥ 50%改善的有 35人( 45.45%), 30%~ 50%改善的有 19人( 24.68%),只有 14人( 18.18%)改善≤ 30%。各项帕金森病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研究显示微电流电子穴位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简介: [摘要 ]目的: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疾病复发的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 12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随机 6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研究,观察组在综合护理的干预下,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降低了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有助于患者彻底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镇江地区近 5年来中成 药致化学性肝损害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镇江市 2015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集到的 56例中成 药致化学性 肝损害 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 ADR报告中 ,女性比例占 57%,略高于男性,患者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人居多; ADR发生时间范围为用药 3 d~ 2年,服药半个月以上者占 53.57%;涉及药品共 26 种,均为 中成药制剂,除雷公藤多苷片、克银丸等常见品种外,出现蒲参胶囊、前列倍喜胶囊等新品种;不良反应表现与一般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总体预后良好。结论:中成药致化学性肝损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须 引起重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 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有效性 。 方法:将本医院在 201 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进行 治疗的 患者( 糖尿病 ) 72 例 作为观察对象, 利用 数字 分配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命名为观察组( 36 例 )及对照组( 36 例 ), 利用 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为 观察组患者实施 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将 血糖指标 (空腹血糖值、餐后 2h 血糖值)及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 作为观察指标结合进行护理效果判定 。 结果:观察组 血糖指标 相比 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指标数据优势更加显著( P < 0.05 ), 观察组 疾病认知评分 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 ( P<0.05 ) , 观察组 护理满意度 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 ( P<0.05 ) 。 结论:在 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 ,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患者能够掌握控制血糖的正确办法,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脊髓损伤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变化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tDCS组(治疗组)、对照组(伪刺激组)。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功能独立性(FIM)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脊髓神经生理评价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qRT-PCR检测,分析tDCS干预前后LncRNA-MALAT1、MIAT、GPNMB、LILRB4和SCD1的表达水平,并将LncRNA表达水平与MB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tDCS组患者轻触觉、针刺觉、运动、FIM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CS组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SEP中枢传导时间(CT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CS组LncRNA-MALAT1、MIAT相对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LncRNA-GPNMB、LILRB4和SCD1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CS干预后LncRNA-MALAT1、MIAT相对表达水平与MBI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和0.803,P<0.05)。结论tDCS能促进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LncRNA-MALAT1、MIAT表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