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客观评估方法在功能性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功能性鼻整形术的患者6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18~45岁。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测等评估鼻通气功能,应用VAS、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OE)、外鼻亚单位测量等评估鼻外形情况,应用情感平衡量表及Rosenberg自尊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最后行综合满意度分析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鼻塞VAS、NOSE评分、鼻腔总阻力及鼻腔阻力差异比均显著下降[(1.62±0.85)分比(7.56±1.44)分,(22.62±3.54)分比(69.75±7.85)分,(0.16±0.08)Pa·s/ml比(0.31±0.43)Pa·s/ml,0.33±0.28比0.71±0.32,P值均<0.05];术后患者鼻外形VAS及ROE评分均显著升高[(11.20±3.66)分比(2.70±0.97)分,(17.80±2.71)分比(7.50±1.12)分,P值均<0.05];外鼻亚单位测量示术后鼻背坡长、鼻面角、鼻额角及鼻翼角明显缩小[(29.33±4.26)mm比(33.61±5.24)mm,(135.11±3.81)°比(139.91±6.30)°,(130.63±2.88)°比(136.74±5.72)°,(99.71±4.02)°比(106.27±5.60)°,P值均<0.05];术后情感平衡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明显增高[(5.88±1.54)分比(4.31±1.85)分,(28.31±2.64)分比(22.13±2.77)分,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满意度与鼻通气主观评分(VAS、NOSE)、鼻外形主观评分(VAS、ROE)、情感平衡量表评分呈正相关,与鼻阻力测值呈负相关,与外鼻亚单位测值无相关性。鼻通气主观评分与鼻阻力测值呈显著正相关,但鼻外形主观评分与外鼻亚单位测值无相关性。结论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从鼻通气功能、鼻外观美学、心理状态多角度整体综合评估,可有效评价功能性鼻整形术的疗效。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再次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帮助妇女群体选择合适的剖宫产手术方法,本次研究针对不同剖宫产术式对于再次妇产科手术治疗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研究。 方法:研究人员根据剖宫产手术治疗方法以及研究目的事先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且从研究时间内本院收治的再次妇产科女性群体中选择本次研究对象。150的患者不仅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要求,完全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分析剖宫产术式差异对于再次妇产科手术带来的影响,结合患者在剖宫产手术类型方面的差异,将150位患者平均分为 A 组、B 组和 C组,使用的剖宫产手术以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剖宫产和改良新式剖宫产为主。在 150 位患者在再次妇产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对比指标,以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和腹腔粘连发生概率为主。 结果: C 组患者在再次妇产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各项手术指标与其余两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并且数据下降十分明显(P<0.05),同时术后的并发症以及腹腔黏连的发生概率数据差异十分显著(P<0.05)。 结论:妇女群体在接受再次妇产科手术治疗时,如果在分娩阶段使用了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不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术后的排期时间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缩短,术后并发症以及腹腔粘连的发生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本文对磨牙症的发病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磨牙症是由心理因素,牙合因素,中枢神经机制,胃肠道疾病,亚临床营养缺乏症,变态反应或内分泌紊乱,职业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虽有争论,但这些论点可供临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胎儿肠管增宽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产前筛查孕妇8 243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检查,检查出肠管增宽的胎儿98例,排除失访和无生产记录18例,入选肠管增宽胎儿80例,观察胎儿肠管增宽超声影像特征,测定肠管最宽内径,诊断胎儿肠管增宽的部位,告知孕妇新生儿可能的预后情况,决定引产的孕妇,于引产前进行羊膜腔穿刺,采集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引产胎儿进行剖检,验证超声影像诊断;决定继续妊娠的孕妇,分娩时取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记录产后新生儿的排便情况,正常排便为预后良好,非正常排便的为预后不良,预后不良新生儿进行钡餐造影与腹部X线检查,判断是否有肠梗阻,并进行肠梗阻分型。结果胎儿肠管增宽发生率为1.19%;80例肠管增宽的胎儿中,十二指肠肠管增宽13例(16.25%),空回肠肠管增宽31例(38.75%),结肠肠管增宽36例(45.00%);空回肠肠管增宽与结肠肠管增宽的胎儿羊水过多、染色体异常、引产与胎儿死亡的比例低于十二指肠肠管增宽的胎儿(P<0.05);69例继续妊娠孕妇中,新生儿预后良好23例(33.33%),新生儿预后不良46例(66.67%),46例新生儿预后不良中十二指肠闭锁6例,结肠闭锁8例,小肠畸形24例,直肠肛门闭锁7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结论胎儿肠管增宽与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密切相关,对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定期检查,根据胎儿肠道增宽部位,增宽程度,羊水过多与染色体异常情况,综合判断新生儿肠梗阻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究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临床给予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针对患儿肺部炎症水平及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作为数据支持。方法 按照对比干预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在2023年1月至5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盲选均分为两组,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对两组患儿的肺部炎症水平、整体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以此作为研究价值体现依据。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本组患儿治疗后的肺部炎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优于对照组,且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提升,高达31/34(91.17%),数据亦优于对照组,引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显示,以上数据对应P值均达到小于0.05的标准。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液(NAC)治疗方案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部炎症水平的改善上、整体治疗有效性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可在其综合作用下,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故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纳、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再通率、疾病复发率、睡眠质量、NIHS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疾病复发率、睡眠治理、NIHS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结果:应用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血管的再通率,有效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提高睡眠质量,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即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即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结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血管的再通率,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