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后外侧脱位的诊治方案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骨科诊断并治疗的19例肘关节后外侧脱位患儿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7~14岁,平均10.9岁。合并伤: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11例,肱骨外上髁撕脱骨折5例,肱骨小头撕脱骨折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4例。治疗方案选择:评估肘关节稳定性后,稳定的肘关节采用非手术治疗;合并骨折且为不稳定肘关节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后伤肢均屈肘90°前臂旋前位固定4~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疗效。结果4例患儿采用非手术治疗;15例患儿采用手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肱骨外上髁或肱骨小头撕脱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或可吸收锚钉缝合固定处理,3例冠状突骨折给予钢板内固定处理,1例冠状突骨折未予内固定处理。所有患儿治疗后获6~30个月(平均13.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儿骨折均获愈合,无异位骨化,肘关节解剖关系良好,无再次肘关节脱位及肘关节不稳表现;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75~100分,平均93.2分。结论重建肘关节稳定性为儿童肘关节后外侧脱位的治疗关键。儿童肘关节后外侧旋转脱位肘关节稳定,建议行非手术治疗;肘关节不稳定建议手术治疗,术后患儿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

  • 标签: 儿童 肘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后外侧脱位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4例胆囊切除术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合并肝硬化,表现为术后新发腹水。腹水中含有肝脏淋巴系统产生的淋巴液和少量乳糜,表现为低甘油三酯(<1.25 mmol/L)。淋巴管造影均未见造影剂向腹腔漏出,均存在胸导管乳糜回流入血异常。1例行单独胸导管探查痊愈;3例胸导管探查+开腹结扎、封堵淋巴管漏漏点,其中2例痊愈,1例腹水控制。本研究显示肝源性淋巴漏应进行专业的淋巴系统影像评估,有助于诊治。早期积极手术,改善淋巴回流,结扎、封堵漏点,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已成为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治疗的一线术式,但吊带所特有的并发症,如暴露、疼痛、异物感、排尿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等也呈增多趋势,甚至需要吊带植入后再部分或完全取出才能解除患者的症状及心理负担,但目前对于吊带的部分或完全取出尚无指南级别的证据及足够的临床经验。本文对1例因压力性尿失禁行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因阴道局部不适而要求取出吊带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耻骨后吊带的完整取出。经过术前的充分评估,分阴道部分、耻骨后及皮下部位分次完整取出吊带是可以完成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阿片类镇痛药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 POFS)的影响。方法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201例)、瑞芬太尼组(R组,198例)和布托啡诺组(B组,209例)。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丙泊酚0.1 mg·kg-1·min-1术中维持;R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配伍瑞芬太尼0.5 μg/kg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丙泊酚0.1 mg·kg-1·min-1及瑞芬太尼0.05 μg·kg-1·min-1术中维持;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配伍布托啡诺5 μg/kg行麻醉诱导,静脉输注丙泊酚0.1 mg·kg-1·min-1术中维持。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估患者症状(头晕、头昏、头痛、嗜睡、乏力)严重程度,参考患者NRS评分,采用Christensen疲劳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疲劳评分并计算患者POFS评分;记录3组患者POFS评分、POFS发生率、POFS持续时间;记录"夜间入睡时症状仍存在,第2天晨起后完全好转"的患者睡眠时长变化。结果93%的患者POFS程度较轻(POFS评分1~4分);B组POFS评分高于C组(P<0.05);B组POFS发生率高于C组、R组(P<0.05);B组POFS持续时间长于C组、R组(P<0.05);"夜间入睡时症状仍存在,第2天晨起后完全好转"的15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当夜睡眠时长长于日常睡眠时长(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阿片类镇痛药会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POFS有不同影响,布托啡诺等作用时间长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可能导致更严重的POFS;针对POFS的防治,单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配伍丙泊酚是更为适宜的麻醉方案。

  • 标签: 镇痛药,阿片类 胃镜检查术 术后疲劳综合征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差错管理在提高血站采供血服务水平及血液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从近些年到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中,选取其中80名献血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选取40例研究对象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选取40例研究对象应用差错管理干预,展开各临床采血成功率观测所得结果和献血者不良情绪评分所得数值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纳入献血者HAMA评分、SDS评分经观测所得结果相较对照组均更低(P

  • 标签: 差错管理 采供血服务水平 血站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与非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尤其是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方法纳入并收集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29日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回顾性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住院转归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5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老年患者21例(占41.2%),平均年龄为(71.9±6.4)岁,非老年患者30例(占58.8%)。伴有发热症状的老年患者为13例(占61.9%),低于非老年患者27例(占90%)(χ2=5.764,P=0.016)。老年患者胸部CT均为双侧肺炎表现,而非老年患者25例(占83.3%)具有该表现(χ2=3.880,P=0.049)。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61.9%)、高血压(26.8%)均高于非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抗病毒药物、全身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率更高,死亡病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症状不典型,合并疾病多可能是老年患者临床预后较差的原因,且采取更加严密的监测和更精细的救治。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老年人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其中侵袭和转移是其重要特征,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胃癌的常见转移部位有肺、骨、肝、脑、卵巢等,但转移到小指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67岁男性患者,胃腺癌转移至右手小指,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咽喉反流对镇静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289例,年龄18~75岁,BMI 18.5~28.0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分别于胃镜检查术前后,采集声门上咽喉部分泌物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胃蛋白酶浓度,剔除术前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浓度≥31.34 pg/ml为阳性)。根据胃镜检查术前后分泌物标本中胃蛋白酶浓度将患者分为咽喉反流组(R组,术后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呈阳性)和非咽喉反流组(N组,术后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呈阴性)。记录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呛咳和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第1、3和7天电话随访,记录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和咳嗽咳痰发生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与N组比较,R组术中呛咳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升高,术后第1天时咽痛声嘶发生率升高,术后第1和3天时咳嗽咳痰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咽喉反流会增加术中和术后镇静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胃镜检查 咽喉反流 镇静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室全面护理配合气压止血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38例,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配合气压止血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更短(P

  • 标签: 手术室全面护理 气压止血带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经手术室保温护理对术后凝血功能及低体温发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1:1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试验组44例,对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护理以手术室保温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低体温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Fbg、TT、aPTT及PT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6.82%、29.55%,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给予手术室保温护理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低体温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体温 凝血功能 老年股骨颈骨折 手术室保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及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结构与功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RT-3DTEE检查的101例患者分为非AF组和AF组,进一步将AF组分为无自发显影亚组(无SEC组)、自发显影亚组(SEC组)及血栓亚组(TH组)。比较各组LAA的结构及功能参数,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筛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与非AF组比较,AF组LAA舒张末期容积(LAA-EDV)及LAA收缩末期容积(LAA-ESV)显著增加,LAA排空速度(LAA-EV)、LAA充盈速度(LAA-FV)、LAA排空分数(LAA-EF)、LAA应变(LAA-S)、肺静脉左室收缩期流速(VS)及左室舒张期流速(VD)显著减小(均P<0.05)。AF组各亚组比较,TH组LAA开口长径(LAA-D1)、LAA开口短径(LAA-D2)显著大于其他组,SEC组、TH组LAA开口面积(LAA-OA)均显著大于无SEC组,肺静脉左室收缩早期流速(VR)、VS及VD显著小于无SEC组,LAA-EV、LAA-FV、LAA-EF、LAA-S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AA-EV、LAA-FV、LAA-EF及LAA-S为AF患者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因素(均P<0.05)。③ROC曲线分析LAA-EV、LAA-FV、LAA-EF及LAA-S预测AF患者LAA血栓形成的截断值分别为30.95 cm/s、29.60 cm/s、30.84%、10.95。结论RT-3DTEE与STI结合多参数分析LAA结构与功能,观察LAA有无自发显影现象和血栓形成,可有效、准确地反映AF患者的病情进展并指导临床医师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实时三维,经食管 心房颤动 左心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手术室风险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88例(2020年2月-2021年2月),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手术室风险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严重程度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力性损伤程度明显更低(P

  • 标签: 手术室风险护理 老年前列腺增生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无痛结肠镜检查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术的门诊患者,收集围术期共38个影响因素。于麻醉复苏达标时,行Christensen术后疲劳评分。Christensen术后疲劳评分≥3分为发生POFS。根据是否发生POFS将患者分为POFS组和非POFS组。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和ANN预测模型,并进行检验。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2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ANN预测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错误率分别为23.1%和28.1%,训练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52.7%,测试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和71.1%。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和ANN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和0.776。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无痛结肠镜检查术患者POFS的ANN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效果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疲劳综合征 手术后并发症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采取1:1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对照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低体温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对照组为,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集束化干预护理 低体温 右半直肠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异常反流通路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43例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3.0±15.9)岁(范围:2~57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心包积液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及术后CT显示的淋巴系统结构特点。结果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与血液相比,甘油三酯水平更高[(9.67±5.11)mmol/L比(1.28±0.89)mmol/L,t=10.557,P<0.01],总胆固醇[(2.19±0.52)mmol/L比(4.12±1.06)mmol/L,t=-3.732,P<0.01]、总蛋白[(61.25±16.17)g/L比(68.26±8.30)g/L,t=-2.958,P=0.005]、白蛋白[(36.63±7.06)g/L比(42.32±4.73)g/L,t=-5.747,P<0.01]更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显示,胸导管颈段表现为迂曲扩张型和紊乱纤细型,造影剂回流入血障碍,造影剂的异常反流通路包括经支气管纵隔干反流型26例、经胸导管胸段异常通路型5例、未见反流通路型12例。术后CT显示,41例心包、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不同程度造影剂显影,2例未见显影。结论乳糜性心包积液与血液相比,表现为高甘油三酯、低总胆固醇、低总蛋白、低白蛋白。胸导管颈段结构异常造成乳糜回流障碍并形成异常反流通路可能与本病有关。

  • 标签: 心包积液 乳糜 淋巴造影术 胸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阴道骶骨固定术(AMISC)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采用AMISC治疗、随访资料完整的重度POP患者共30例,包括穹隆脱垂10例、盆底重建手术后脱垂复发9例。AMISC特别适用于:(1)内科合并症多,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腹腔镜手术,但能耐受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和经腹手术者;(2)需同时进行腹部其他手术的POP患者,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等,利于手术标本的取出,避免碎解标本;(3)偏爱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不够熟练的医师;(4)多次盆腹腔手术史,估计盆腔粘连较重的患者。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估客观效果,通过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PGI-I)评估主观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合并1~3种内科合并症,均顺利实施了AMISC,无中途停止、延长切口或改用其他术式者,手术时间为(110±19) min。术后随访时间为(33.5±12.4)个月(范围:8~49个月),术后POP-Q指示点Aa、Ba、C、Ap、Bp测量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C点由术前的(2.33±2.50) cm明显降为(-7.54±1.18) cm。阴道顶端和后壁手术成功率均为100%(30/30),前壁为97%(29/30)。术后PFDI-20、PFIQ-7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PGI-I问卷中29例患者为“明显改善”,总体主观满意率为97%(29/30)。术中骶前静脉丛出血2例(7%,2/30),无膀胱、肠管、输尿管等副损伤。术后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阴道顶端网片暴露2例(7%,2/30)。结论AMISC既相对微创又规避了腹腔镜的不足,学习曲线短,是治疗重度POP有效、经济、便捷的手术路径。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部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妇科外科手术 阴道骶骨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以下简称CSP)超声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超声室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诊的CSP的患者48例,进行临床跟踪,经临床及病理诊断分析确诊CSP 45例,将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按不同特征进行分型,分为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型、瘢痕处孕囊完全突入型及混合团块型,比较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各型CSP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分别采用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CSP超声三种分型进行诊断,对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型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其它两型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CSP中瘢痕处孕囊部分突入型进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为临床应用应提供了指导。

  • 标签: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CSP分型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