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针对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可在时间窗内使患者有更为显著的临床获益。随着神经介入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广泛应用,神经内科医师需要掌握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了解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如支架样取栓装置、血栓抽吸装置及其他补救措施,并规范介入治疗的围手术管理,妥善处理常见的介入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血管内治疗
  • 作者: 徐伟 李辉萍 王振 贺国华 胡珏 宋康平 童洋萍 李芳毅 郭洪权 刘新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4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长沙 410005,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4,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IVT)治疗3个月后不良结局的预测因子,构建预测不良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IVT治疗的346例老年ACI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将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ACI患者IVT治疗后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然后利用R软件建立相应的列线图模型。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分析分别评价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46例入选者中,109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率31.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性出血转化(OR=15.647,95%CI:8.913~27.454)、卒中严重程度(中度卒中OR=3.322,95%CI:1.414~7.811;中-重度卒中OR=8.169,95%CI:4.102~16.258;重度卒中OR=9.653,95%CI:5.440~17.121)、卒中相关性肺炎(OR=2.239,95%CI:1.134~4.420)、心力衰竭(OR=2.758,95%CI:1.424~5.336)是预测老年ACI患者IVT治疗3个月后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基于以上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0.80~0.89),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020,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症状性出血转化、卒中严重程度、卒中相关性肺炎、心力衰竭这四个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老年ACI患者IVT治疗3个月后不良结局,预测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列线图
  • 作者: 查明明 李芸 吴敏 黄抗默 刘锐 刘新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南京 21000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 210002,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南京 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 210002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首选机械取栓(MT)和其他类型的血管内治疗(EVT)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BAO)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急性VBAO并接受EVT的患者。根据首选EVT方式将患者分为首选MT组(包括可回收支架取栓及直接抽吸取栓)和其他类型EVT组(包括动脉溶栓、动脉内替罗非班、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及精确概率法对两组患者间特征进行对比,选取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趋势(P<0.1)的变量进行倾向评分的计算,并将倾向评分作为协变量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中进行校正,以分析治疗方式和不同临床结局之间的统计学关联。结果一共纳入107例患者,男性82例、女性25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2岁。总体成功再通率为82.2%(88/107),出院后90 d和1年期良好结局(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0~3分)比例分别为33.6%(36/107)和37.1%(39/105)。首选MT组患者手术年份晚于其他类型EVT组(中位数:2017年比2015年,P=0.017),房颤病史的比例显著较高(21.6%比0,P=0.002),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中位数:26比23,P=0.049),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中位数:6比7,P=0.027),预估闭塞到穿刺时间较长(中位数:367 min比283 min,P=0.023)。两组患者的卒中病因学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首选MT组接受器械补救治疗的比例更低(28.4%比54.5%,P=0.009)。校正倾向评分后,首选MT组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EVT组(比值比5.201,95%CI 1.562~17.317,P=0.007),其他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病因分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提示,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首选MT的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EVT组(比值比7.859,95%CI 1.469~42.042,P=0.016),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分型中两组患者成功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3.739,95%CI 0.613~22.812,P=0.153)。结论在急性VBAO患者中,首选MT的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EVT,再通差异主要体现在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群体中。两组患者有着相似的90 d和1年期临床结局。

  • 标签: 卒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均治疗三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和治疗前后平均单次发作时间和单周发作次数。结果干预后,两组平均单次发作时间减少,单周发作次数降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疾病发作时间,缓解急性心绞痛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通心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卒中急诊评估及分类转运(FAST-ED)评分在中国人群中对大血管闭塞型(LVO)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发病24 h以内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就诊且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通过患者急诊头颅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VO组及非LVO组。使用急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推算FAST-ED评分,并与快速动脉闭塞评估(RACE)、三项卒中量表(3I-SS)、辛辛那提卒中分诊评估工具(C-STAT)、院前急性卒中量表(PASS)评分进行对比,判断FAST-ED评分对LVO的预测功能。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前循环或后循环病变组,分析FAST-ED评分对前循环病变与后循环病变的分辨功能。结果共纳入381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其中284例确诊为LVO,97例确诊为非LVO。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截断值取4可使FAST-ED评分达到最佳预测效果(敏感度0.76,特异度0.69,ROC曲线下面积0.78)。FAST-E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78)与NIHSS 评分(0.79)、RACE评分(0.77)、3I-SS评分(0.78)、C-STAT评分(0.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ASS评分(0.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 0.69~0.78, P=0.04)。FAST-ED评分在预测前循环及后循环病变患者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AST-ED评分可较为准确地预测LVO,且对于前、后循环病变的患者预测效果类似,可满足院前LVO筛查的需要。

  • 标签: 卒中 动脉闭塞性疾病 急诊处理 院前筛查 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