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流产致继发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人工流产致继发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基础资料,全面体检后找出不孕原因。结果体检后确定,继发性不孕原因双侧输卵管粘连阻塞19例,宫腔粘连7例,子宫内膜炎11例,盆腔炎性粘连8例,月经失调2例,宫颈炎2例,心理因素1例。结论分析继发性不孕的原因发现,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是致继发性不孕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孕前保健,做好避孕措施,实施人工流产术时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坚持无菌操作,避免患者术中受到的手术创伤,提前实施有效措施避免发生并发症,能有效降低人工流产致继发性不孕情况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工流产致继发性不孕患者的临床情况。 方法 :抽取我院 2016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50 例人工流产致继发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基础资料,全面体检后找出不孕原因。 结果 :体检后确定,继发性不孕原因:双侧输卵管粘连阻塞 19 例,宫腔粘连 7 例,子宫内膜炎 11 例,盆腔炎性粘连 8 例,月经失调 2 例,宫颈炎 2 例,心理因素 1 例。 结论 :分析继发性不孕的原因发现,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是致继发性不孕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孕前保健,做好避孕措施,实施人工流产术时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坚持无菌操作,避免患者术中受到的手术创伤,提前实施有效措施避免发生并发症,能有效降低人工流产致继发性不孕情况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鼓室注射联合静滴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我科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100 例) 和单纯静脉注射组(10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两组间不同分型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 82.5% ,单纯静脉注射组总有效率 65.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两组间不同分型的突发性聋患者有效率进行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单纯静脉注射组平坦型有效率分别为87.0% 、65.1%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鼓室注射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纯静脉注射相比更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对于平坦型疗效更佳。
简介:摘要:课后作业在学生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导作用,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回顾总结。传统的教育主要发生在校园环境中,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在校外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培训机构。随后出现了众多家长跟风的情况,害怕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作业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课堂布置的课后作业,还要处理各种辅导机构留下的作业。所以国家在近期颁布了多项措施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进行改革。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也减少了学生的课后作业量,有助于学生减轻作业压力,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将放射影像应用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分析这种方式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来判定放射影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93.33%)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影像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耳蜗及前庭功能变化特点,探讨内耳出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极重度突聋患者92例,其中男47例、女45例,年龄20~78岁,平均(39.3±6.1)岁。根据内耳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将其分成内耳出血组和非内耳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前庭功能检查及听力学检查随访结果。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2例患者中,内耳出血组32例(34.8%,32/92),其眩晕发生率为100%(32/32),眩晕与听力下降同时出现的比率为78.1%(24/32),患侧半规管功能、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和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VEMP)异常率均为100%(32/3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发生率为37.5%(12/32),失平衡发生率为25.0%(8/32);治疗后14 d听力改善有效率为28.1%(9/32),治疗后30 d听力变化稳定。非内耳出血组60例(65.2%,60/92),眩晕发生率为58.3%(35/60),眩晕与听力下降同时出现的比率为60%(21/35),患侧半规管功能、c-VEMP、o-VEMP的异常率分别为71.6%(43/60)、78.3%(47/60)和66.7%(40/60),BPPV发生率为16.7%(10/60),失平衡发生率为8.3%(5/60);治疗后14 d有效率为58.3%(35/60),治疗后90 d听力变化稳定。两组患者在眩晕发生率、眩晕与听力下降同时出现的比率,患侧半规管功能、c-VEMP及o-VEMP异常率、BPPV发生率、失平衡发生率,治疗后14 d有效率、治疗后14 d、30 d、90 d、180 d平均听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内耳出血所致极重度突聋患者与非内耳出血极重度突聋患者相比,前庭和耳蜗功能损伤重,恢复效果差。